董宇輝的“閱山河”開到甘肅,直播間里熱熱鬧鬧,直播間外,也挺熱鬧。
有那么一撥人,半夜開直播慶祝,說他們關注的某個賣珠寶的賬號,當天的業績,終于壓過了“與輝同行”。說這是他們“揚眉吐氣”的一天。
這話一出來,就很有意思了。
“與輝同行”的甘肅場,業績真的“滑鐵盧”了嗎?
我們先看數據。
就拿第二天來說,全天銷售額5100萬,觀看人次2480萬,最高在線20多萬人。
這個數據,放眼整個直播帶貨行業,是什么水平,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那為什么還有人覺得,這是“失敗”?
第一,是跟董宇-輝自己比。因為他平時在直播間,動不動就是幾千萬上億的業績,所以外場這個數字,在一些人看來,只能算“中規中矩”。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是他們拿來比的對象,不對。
那些慶祝“勝利”的人,他們支持的賬號,賣的是什么?是珍珠,是珠寶。客單價動不動就幾千,甚至上萬。
董宇輝在甘肅賣的是什么?
是當地的農副產品。一袋百合,一箱杏子,客單價幾十塊錢。
拿一個賣奢侈品的銷售額,去跟一個賣農產品的比,這本身,就像拿一輛重卡的載重量,去跟一輛跑車的百公里加速比。
根本就不是一個維度的東西。
但這件事,最有意思的,還不是這個。
是董宇輝去甘肅,到底是為了什么?
他自己說得很明白,貨,哪天都能賣。去外場,最主要的目的,是帶大家看看甘肅的人文和風景。
所以你看他直播,一下午的時間,小黃車都是“自駕游”狀態,根本沒怎么賣東西。
有當地的博主也出來說了實話。不是不想賣,是沒得賣。
甘肅當地很多特產,品質很好,但產量跟不上。董宇-輝的直播間,幾分鐘就能賣斷貨。就算上了鏈接,后面也沒貨發。
所以,他這次去,本質上,就是一次不計成本的、免費的文旅宣傳。
所有的外場設備、人員開銷,“與輝同行”自己承擔,不收當地一分錢。
這就把問題,拉到了另一個層面。
一邊,是純粹為了賣貨,用高客單價的產品,沖出一個漂亮的銷售數字。
另一邊,是花著幾千萬的設備,帶著上百人的團隊,跑到偏遠的地方,賣著利潤微薄的農產品,甚至明知產量不夠,也要去為這個地方吆喝幾聲。
你說,這兩件事,有可比性嗎?
一個追求的是商業上的數字,一個追求的,可能是商業之外的某種價值。
所以,當一些人還在為那個銷售額的數字狂歡時,可能他們根本就沒看懂,董宇輝到底在干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