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日訊炎炎夏日,西瓜成了人們餐桌上消暑解渴的首選佳品。近年來,單果重約3斤的小型西瓜因其精巧便利、易于分享和儲存等特點,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太平街道來佛寺村,“太平寶”小西瓜憑借其獨特的“吃豆子”種植方式和出眾品質脫穎而出,成為今夏水果市場的“新寵”,更帶動當地瓜農增收致富。
“吃豆子”長大的西瓜,品質鑄就口碑
走進來佛寺村“85后”新農人秦翠萍的瓜棚,一股彌漫著泥土與西瓜藤蔓的清新氣息撲面而來。“您要的500斤西瓜,這個周末就給您送過去。”夏至前后,秦翠萍的電話訂單絡繹不絕。談及西瓜的熱銷,她信心十足:“我們的西瓜是‘吃豆子’長大的,口感特別棒,只要東西好、口碑硬,根本不愁銷路。”這份底氣,源于消費者的高度認可。如今,她種植的西瓜已遠銷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
秦翠萍家西瓜備受市場青睞的核心秘訣,就在于其獨特的種植方式——摒棄傳統化肥,選用優質豆粕作為原料。這些豆粕經過精心發酵處理,轉化為高效、安全的有機肥料,為土壤注入豐富的植物蛋白與天然養分。“豆粕富含的氨基酸等活性物質,能顯著促進西瓜糖分的積累。”秦翠萍表示,正是這份源于豆粕的天然饋贈,賦予了太平寶西瓜其皮薄脆爽、瓤紅多汁、清甜回甘的獨特風味,成就了難以復制的味覺標識。
聯合黨委搭平臺,產業融合促振興
“你家高溫棚的西瓜熟了嗎?這邊有20箱訂單,這周能送嗎?”濟南起步區太平街道馮井管區書記韓志軍的電話打到了瓜棚。2023年以來,太平街道聚焦“太平寶”瓜菜種植與高效農業發展規劃,整合瓜菜產業相關村黨組織,成立“太平街道駭河甜源聯合黨委”。該聯合黨委下轄閻橋、來佛寺、前馮、后馮、西高、西梁等6個村黨支部,覆蓋6個行政村。通過組織資源整合,有力帶動了村莊發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務融合,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健全了鄉村治理新機制。
“今年的西瓜不僅產量增加,有了聯合黨委的幫忙,銷路也不用發愁了。”來佛寺村的秦女士笑著說。在瓜棚里,她正熟練地檢查著藤蔓,根據標識查看西瓜的成熟度。伴隨著清脆的“咔嗒”聲,一個個成熟的“太平寶”被小心采收。“我們采用科學的茬口安排,像這個大棚就是錯峰上市的頭茬瓜。從4月份開始,基本上每個月都有新瓜上市,瓜期能一直持續到10月份,實現了一年三熟,有效拉長了供應期。”秦翠萍補充道。隨著供應量增加,西瓜價格相較于前期有所回落,大部分品種進入親民的“2元檔”,但品質尤為突出的“太平寶”等精品小西瓜,在電商等渠道依然能售出3至5元一斤的價格。
濟南起步區太平街道素有“中國優質西瓜第一鎮”的美譽,種植西瓜歷史悠久,近年來,太平街道通過引進優質品種、組織農戶參加種植技術培訓、成立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推動西瓜、艾草等特色產業實現了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這不僅為像秦翠萍這樣的農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暢通的銷售渠道,更通過統一管理和標準化生產,確保了農產品的高品質,顯著提升了區域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閃電新聞記者 馮宜雯 通訊員 吳政宏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