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準,一個在上海為官卻命運多舛的人物,他的故事讓人既敬佩又感慨。
他曾是才華橫溢的會計學家和革命者,卻在1952年因堅持原則被撤職,經歷了漫長的磨難,直到1980年才恢復名譽。
顧準:從上海少年到革命先鋒
1915年7月1日顧準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家庭,家里不算富裕,父親是個小職員,母親操持家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顧準從小就聰明伶俐,腦子特別好使,像個小“學霸”。
1927年,12歲的他進入潘序倫會計事務所當學徒,開始接觸會計這門學問。那時候的他,每天早早到辦公室,埋頭苦干,晚上還經常加班到深夜,就靠著一股子勤奮勁兒,硬是把復雜的賬目理得清清楚楚。
到了1930年代,顧準在會計學領域嶄露頭角,出了好幾本書,成了圈子里有名的專家。他寫的那些著作,條理清楚,實用性強,很多人拿來當教科書用。
可他不滿足于光埋頭算賬,1935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投身革命事業。那時候的上海,局勢動蕩,地下工作風險極高,但顧準義無反顧,覺得自己找到了更大的目標。
1940年,顧準參加新四軍,上了抗日戰場。他干的不是前線打仗的活兒,而是后勤保障。別小看這活兒,他得負責物資調配、糧食供應,把部隊的吃穿用度安排得井井有條,被戰友們稱為“后勤大管家”。
不管條件多艱苦,他總能想辦法搞到東西,確保大家不餓肚子、不缺裝備。后來解放戰爭打響,他又跟著部隊南征北戰,立了不少功。
1949年,上海解放,顧準被任命為上海市財政局局長兼稅務局局長。這可是個大攤子,剛解放的上海百廢待興,財政狀況亂成一鍋粥。他到任后,立馬擼起袖子干,推行了不少改革措施。
比如簡化稅制,打擊逃稅漏稅,讓稅收收得上來,又不至于把老百姓逼得太狠。這些招兒效果不錯,上海的財政狀況很快就穩住了,他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改革先鋒”。
顧準這人,腦子活,膽子大,做事雷厲風行。他在上海干得風生水起,誰也沒想到,幾年后他會突然跌落谷底。
在上海為官:1952年的撤職風波
顧準在上海的日子,表面上看是大權在握,但實際上壓力山大。1949到1952年這幾年,新中國剛成立,經濟建設是頭等大事,上海作為經濟中心,財政稅收的任務尤其重。
顧準干勁十足,可他有個毛病——太軸了,認準的事兒就不肯妥協。1952年,全國掀起了“三反運動”,主要是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
運動一來,上面要求各地查問題、抓典型,上海自然也得響應。顧準作為財政局長,管著錢袋子,自然成了重點關注對象。可他覺得自己沒貪沒腐,問心無愧,反倒是對運動里的有些做法看不慣。
那時候,稅務系統里有人主張搞“運動式征稅”,就是不管實際情況,硬性攤派任務,完不成就扣帽子。顧準覺得這不靠譜,他主張“依率計征”,意思是按規矩辦事,稅收多少看實際情況,不能瞎搞。
可這想法跟上頭的調子不合拍,有人覺得他不配合運動,甚至說他“右傾”。顧準據理力爭,公開反對那些亂來的做法,結果得罪了不少人。
1952年,他被扣上“堅持錯誤立場”的帽子,直接撤職,結束了在上海的官場生涯。撤職這事兒,對他打擊不小,畢竟他覺得自己是真心為公,沒干啥虧心事。可那年頭的政治風向,不是你有理就能站得住腳的。
撤職后,顧準被調離上海,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勞動改造生涯。他從一個風光無限的局長,變成了底層勞動者,這落差換誰都受不了。可顧準硬是咬著牙撐了下來,沒喊過一聲苦。
磨難中的堅持與平反
1952年被撤職后,顧準的生活徹底變了樣。1953年,他被下放到洛陽工程局,參與拖拉機廠的建設。那地方條件艱苦,活兒又重,他每天得干體力活兒,跟在上海當局長的時候完全是兩個世界。
1958年,又被調到河北贊皇縣勞動改造,1959年去了河南信陽專區商城縣,1969年再到河南息縣五七干校。每換一個地方,條件都差不多——苦、累、沒自由。
顧準這人有個特點,不管處境多糟,他都不放棄思考。勞動改造那些年,他每天干完活兒,晚上就借著微弱的燈光看書、寫東西。
他的筆記和文章,后來成了研究他思想的珍貴資料。他寫的東西,不是抱怨命運,而是分析社會、經濟,甚至反思歷史。那時候的他,就像個“苦行僧”,身體被困住了,腦子卻沒停下來。
1974年12月3日,顧準因病去世,享年59歲。他走的時候,沒能等到平反,留下的只有一堆手稿和未盡的理想。他的去世,可以說是個悲劇,一個有才華、有信念的人,就這么在磨難中耗盡了生命。
直到1980年2月9日,歷史終于給了他一個交代。顧準被平反,恢復了名譽。這時候,他已經去世6年了。平反的消息傳開,不少人感慨:這人要是早點被認可,也許還能多干點事兒。
顧準的一生,是個追求真理和正義的故事。他用才華和堅持,寫下了屬于自己的篇章,哪怕這篇章里苦難多過風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