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南加速向美國靠攏,試圖通過經濟和軍事合作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然而,這種親美路線不僅讓南北經濟差距拉大,還可能重燃歷史上的分裂危機。更引人關注的是,作為鄰國和曾經的“老大哥”,中國會如何看待這一切?
親美政策拉動經濟
越南跟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合作是如火如荼。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在2023年就飆到了970億美元,成了美國的大客戶。美國企業像英特爾在胡志明市建了個全球最大的組裝測試廠,蘋果也把部分生產線從中國挪到了越南南部。
而且美國也沒少給越南撐腰,T6-C訓練飛機已經送到越南手里,2025年還打算再送一艘漢密爾頓級海岸警衛隊艦艇。越南也樂得有個強硬后臺,畢竟跟中國的關系一直磕磕絆絆。
但胡志明市所在的南部地區,吸納了全國40%以上的外資,成了經濟火車頭。而北邊還是老樣子,60%以上的人口靠種地過日子。這種經濟上的“南強北弱”,讓越南內部的平衡越來越難維持。
這親美路線,就是想借著美國的東風,擺脫過去對中國的依賴。可問題在于,越南的經濟重心南移,不光是錢的事,還牽扯到政治和文化的拉扯。
南北分歧日益加劇
歷史上,北邊以河內為中心,政治味道濃,保守派扎堆;南邊以胡志明市為代表,港口多、開放早,跟西方的接觸也更深。
如今,南部的外資企業扎堆,工廠林立,年輕人往那兒跑,生活水平也水漲船高。可北邊農業還是主打,工業化慢吞吞,數據顯示,南部吸引的外資占比超40%,而北部農村人口占比卻高達60%以上。這經濟上的“貧富差距”,直接成了社會矛盾的導火索。
2018年平順省的抗議,當時政府想推個經濟特區法,把土地租給外資延長到99年,老百姓一聽覺得這是在變相賣地,結果抗議變暴力,燒政府大樓、跟警察干架,這事雖然后來壓下去了,但南北民眾對政策的不滿沒消。
南北問題還是發展不均。南邊靠著地理優勢和開放政策,吃到了親美的紅利,可北邊除了政治地位高點,經濟上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時間一長,北邊的老百姓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了。而南邊又覺得北邊老派、拖后腿,雙方互相看不上。
中國態度引人關注
越南戰爭時,中國是北越的鐵桿盟友,出了不少力。可到了1979年,兩邊翻臉打了一仗,關系一度跌到冰點。
越南跟美國走得近,中國肯定不樂意。畢竟,越南靠著美國在南海搞軍事合作,分明就是在挑戰中國的地盤。更何況,越南的經濟要是徹底倒向美國,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就得打折扣。
如果越南真鬧出南北分裂,中國會怎么辦?直接出兵的可能性不大,畢竟中方更喜歡用經濟和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比如,減少從越南進口貨物,或者收緊對越投資。
當然,邊境穩定對中方來說也很重要。如果越南內部真亂到不可收拾,中國可能會通過經濟援助或者外交斡旋插一手,但前提是得符合中國的利益。
從大局上看,中國對越南的態度挺復雜。一方面,越南是中國的鄰居,又是社會主義國家,兩國在意識形態上有共通點;另一方面,越南親美又跟中國在南海對著干,這讓中方不得不防著點。
因此,越南的親美路線確實讓經濟有了起色,但代價也不小。南北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劇,分裂的風險正在發酵。中國作為鄰居和大國,不會坐視不管,但出手的方式多半是經濟牌為主,軍事牌為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