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南部最近又冒出一句話:“我們又不是北方人?!边@話一傳開,很多人沉默了。歷史上那條北緯17度線,早已消失四十多年,可一場新的分裂情緒,正在慢慢醞釀。
南北經濟失衡:北方掌權,南方埋單?
1975年越南統一后,北方政權全面接管南方。原本富庶的南方被迫“交公糧”,北部山區出身的官員壟斷權力核心。最諷刺的是,2023年越南財政部數據顯示,南部經濟圈貢獻了全國60%的稅收,卻僅拿到不足20%的財政撥款。這種“抽血式”分配激怒了南方民眾,抗議浪潮席卷胡志明市:“我們養活了整個越南,憑什么被當冤大頭?”
美國拋橄欖枝:南方成資本狂歡場
2023年美越簽署價值千億美元的供應鏈協議,蘋果、三星等巨頭瘋狂加碼南部工業園區。胡志明市碼頭晝夜不息的貨輪,成了美國資本收割東南亞的縮影。但紅利背后是隱患——南部政商精英與美國NGO勾連密切,街頭巷尾的“市民自治”項目,實則為滲透工具。越南軍方內部文件顯示,已有37家企業被曝“配合外國勢力搜集敏感數據”。
棋局暗藏:經濟敲打立竿見影
面對越南“騎墻術”,中國選擇“無聲施壓”。2025年3月起,廣西友誼關口岸通關效率驟降,越南農產品積壓超萬噸;4月技術壁壘調整,南部出口腰斬三成。平陽省臺資工廠經理坦言:“轉向印尼建廠,運費漲了五倍!”更微妙的是南海動向——中國海警船常態化巡航峴港外海,越軍巡邏艇聞風而逃。
如今的越南就像一枚撕裂的橘子:北方緊抱權力樹,南方向往美元林。但歷史教訓歷歷在目——1978年中越交惡時,正是南方華僑資本率先外逃引發連鎖崩潰。如今中國只需輕撥經濟杠桿,便能讓親美派認清現實。畢竟在這個時代,誰掌握供應鏈,誰才真正在棋盤上有話語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