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3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比超30%時,一場關乎國計民生的銀發經濟浪潮正澎湃而來。在這個健康中國戰略全面推進的時代,更多有關服務老年人的專業出現,正以蓬勃之勢吸引著考生和家長的目光。
近日,《北京考試報》志愿填報專刊上出現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身影,報道以“銀齡時代養老產業成為藍海”為題,全面解讀了該專業的優勢。中瑞的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正以其前瞻性的學科布局、國際化的培養模式和全鏈條的就業保障,成為考生開啟職業新藍海的明智之選。
作為北京市唯一開設健康服務與管理本科專業的高校,中瑞的專業設置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教育部《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明確將老年醫學與健康列為重點發展方向,而中瑞早在2020年便率先開設該專業,四年間已形成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專業依托北京“四個中心”建設,深度融入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與日本帝京科學大學共建的全日式康養實訓中心,讓學生在校即可接觸國際前沿的健康照護理念。
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互聯網+”與養老產業的深度融合,智慧康養正成為行業趨勢。中瑞將智能護理床、健康監測設備等納入課程體系,開設“智慧康養”專項課程,讓學生掌握物聯網、大數據在養老場景中的應用。這種緊跟時代脈搏的教學安排,使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具備不可替代的競爭力。
在中瑞,“入學即入職”并非一句口號。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與日本帝京科學大學開展“2.5+2”雙學位項目,學生在國內完成兩年半學習后,可赴日攻讀學位,畢業時獲得兩校文憑。這種國際化培養模式不僅提升學術視野,更通過日式康養機構的實地實訓,讓學生掌握精細化服務技能。數據顯示,專業70%的教師擁有行業從業經驗,30%青年教師具備博士學歷,中日聯合授課的模式確保教學內容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就業版圖遠超傳統認知。畢業生不僅可在養老機構擔任運營管理崗,更可進入政府民政部門、健康科技企業、高端康養社區等領域。據專業教研室主任許巖介紹,通過前置就業推薦機制,學生在畢業前基本已有明確就業意向。首屆畢業生中,既有進入央企從事戰略投資的管理人才,也有赴日深造后回國創立高端康養品牌的創業者。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日國際班的獨特優勢。該方向增設日語沖刺、照護服務日語等課程,培養既懂專業又熟悉日本文化的復合型人才。隨著中日康養合作項目的激增,此類人才在健康管理、教育培訓、政策研究等領域供不應求。特別是在中日合作的健康服務領域,十分缺乏既精通專業又了解日本文化的人才。第一期赴日的9位學生畢業后都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其中5人讀研深造,1人在日本最大的連鎖養老企業就職,3人回國工作。
中瑞學子學成歸國后,既能夠從事醫療機構、健康管理企業以及養老機構的服務與管理工作;另外,教育培訓和民政部門同樣需要涉及養老培訓與福祉政策研究的相關人才,發展前景廣闊,為學生提供了寬廣的就業空間。
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發展銀發經濟越來越“熱”、智慧健康養老體系加速構建……未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養老這個社會話題。中瑞的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正是對這一趨勢的真實寫照。當你在中瑞的全日式實訓中心為長者設計個性化照護方案時,當你在日本課堂學習先進福祉制度時,當你在智慧康養企業參與項目策劃時,你正在書寫的,不僅是個人的職業藍圖,更是中國銀發經濟的未來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