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道
編輯:+0
此刻我們正處在什么樣的時代?是姚順雨筆下的「AI 的下半場」,是 Andrej Karpathy 定義的「軟件 3.0 時代」,也是一個創造者與 AI 協同進化,重新定義「可能」的時代。
層出不窮的創新模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現,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對于開發者而言,這既是充滿無限機遇的黃金時代,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緊跟技術前沿,高效地獲取、使用并創造 AI 模型?
開放、協作、共享的社區生態成為推動 AI 浪潮奔涌向前的核心動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能夠匯聚頂尖智慧、提供全方位支持、連接創造者與使用者的平臺,顯得至關重要。魔搭社區(ModelScope)正是順應這一需求而發展的。
6 月 30 日,首屆魔搭開發者大會在北京舉辦。自 2022 年 11 月初成立以來,歷經兩年多高速發展,社區已匯聚超 500 家貢獻機構,托管的開源模型數量已超 7 萬個,增長超 200 倍,用戶數量從 2023 年 4 月的 100 萬擴展至如今 1600 萬,增長約 16 倍。
魔搭社區已形成全鏈路服務,支持開發者體驗、下載、調優、訓練、推理、部署模型,覆蓋 LLM、對話、語音、文生圖、圖生視頻、AI 作曲等多個領域,并提供 4000+ MCP 服務和調試工具。目前,魔搭社區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 AI 開源社區,業界頭部模型均在魔搭社區率先開源。
通過將先進的開源模型匯聚在社區,魔搭可以讓廣大的模型開發者,迅速獲取到最新最好的模型;與此同時,魔搭也為這些模型提供了迅速觸及潛在的用戶以及下游生態的橋梁,模型貢獻者與模型使用者在魔搭上的雙向奔赴,使得模型應用的無限可能,得以被激發。
七大主題論壇解鎖 AI 最新趨勢
魔搭社區是一個開放、中立、非盈利的組織。本次開發者大會由國家信息中心指導、魔搭社區主辦。一場主旨論壇加六大主題論壇,大會覆蓋了前沿模型與工具、MCP 和 Agent、科研智能等 65 個主題,國內外知名 AI 開源模型團隊均現場參會分享。
從這次論壇中,我們可以觀察到 AI 發展的一些新趨勢。
開源
2025 年,全球 AI 開源浪潮洶涌,而中國已成為其中最關鍵和獨特的驅動力量。這一年,開源不再是少數派的選擇,以阿里巴巴(通義千問)、深度求索(DeepSeek)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持續推出性能比肩世界頂尖水平的開源模型。以 Qwen 系列為代表的開源模型,已逐漸成為全球 AI 開發者的首選工具之一,推動了從學術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廣泛創新。
它們既是打破技術封鎖、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途徑,也是構建自主可控 AI 技術生態、賦能龐大制造業體系的基石。這種模式催生了獨特的生態:一方面,開發者社區(如魔搭 ModelScope)異常繁榮;另一方面,開源與國家級新基建(如算力網絡)的結合更為緊密,推動 AI 在公共服務、工業制造等領域的深度應用。
多模態與世界模型
AI 不再僅僅滿足于處理文本或圖像。多模態 AI 的發展達到了新的高度,能夠同時理解和生成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甚至 3D 信號。這使得 AI 能夠與世界進行更自然、更全面的交互。既有 GPT 4o、即夢在圖片方面的以假亂真,又有 Veo 3、可靈在視頻方面的震撼表現,讓網友大呼「現實不存在了」。
與此緊密相關的是世界模型(World Models)的興起。AI 開始構建對物理世界運行規律的內部表征和理解,而不僅僅是識別模式。這意味著 AI 能夠進行簡單的推理、預測物理互動的結果,并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意圖。例如,視頻生成模型不僅能「畫」出動態,更能「理解」畫面中的因果關系。這為機器人、自動駕駛和更高級的虛擬助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小模型與側端應用
在追求更大、更強的模型的同時,業界也愈發關注效率和成本。隨著 AI 應用的普及,在云端運行龐大的模型變得既昂貴又不切實際。因此,2025 年 AI 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是模型壓縮、量化和蒸餾等技術。
這催生了性能強大但規模更小的「邊緣 AI」模型。這些模型可以直接在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甚至更小的物聯網設備上運行,不僅降低了延遲和云端依賴,也更好地保護了用戶隱私。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無問芯穹科技有限公司發起人汪玉在會上分享了硬件創新與側端 AI 的技術突破與挑戰,并介紹了該公司開源的端側解決方案中的全模態理解小模型 Megrez-3B。
具身智能
如果說多模態 AI 是讓 AI 有了「五官」,那么具身智能就是讓 AI 擁有了「身體」。2025 年,我們看到了更多 AI 技術與機器人實體相結合的突破。結合了先進視覺語言模型的人形機器人開始走出實驗室,嘗試在真實世界的非結構化環境中執行復雜任務,例如倉庫分揀、家庭服務等。
關鍵詞不僅在于硬件的進步,更在于「大腦」與「身體」的協同。AI 模型需要實時地將多模態感知轉化為物理世界的具體行動,并從互動中學習和適應。
清華大學特別研究員、星海圖聯合創始人趙行在會上聚焦具身智能開發者生態構建,圍繞本體、數據、模型與應用等關鍵要素,分享星海圖在推動具身智能開發者生態構建的探索與思考。
Agent 與 MCP
2025 年,能夠自主理解、規劃并執行復雜任務的 AI Agent 成為行業焦點。然而,如何確保這些強大智能體的行為可控、可靠,是其走向大規模應用的關鍵挑戰。
為此,業界正積極探索新的交互范式,讓 Agent 從難以預測的「黑箱」,轉變為透明、可控的智能伙伴。其中,以「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為代表的框架成為重要突破。它通過標準化的溝通模式,使 Agent 在行動前能主動澄清目標、展示規劃并請求授權,從而確保人類的最終控制權,推動 AI Agent 實現了從「可用」到「可靠」的關鍵飛躍。
生成式 AI 的深度應用
繼文本和圖像生成之后,2025 年生成式 AI 開始在更專業的領域展現價值:
- 科學發現:AI 被用于加速新材料的發現、藥物設計和復雜的科學模擬。
- 工程與設計:工程師和設計師使用 AI 來生成和優化復雜的 3D 模型、電路設計和工業流程。
- 軟件開發:AI 不僅能編寫代碼片段,更能理解整個代碼庫的邏輯,輔助進行重構、調試和文檔生成,成為開發者的「結對程序員」。
- 個性化內容與娛樂:實時生成、可交互的虛擬世界和游戲體驗成為可能,影視制作流程也深度整合了 AI 技術。
開發者激勵計劃
大會現場發布了魔搭開發者勛章激勵計劃,為在平臺上作出貢獻的開發者賦予榮譽和獎勵,激勵開發者持續成長。勛章獲得者可以獲得平臺免費 GPU 算力支持,以及 AIGC 專區高階訓練券、高階生圖券等獎勵,用于模型生成、模型訓練、應用搭建等場景。未來,魔搭開發者勛章激勵計劃還將面向代碼搭子、布道搭子等開發者貢獻群體開放,同時也會推出針對社區活躍行為的勛章激勵。
魔搭社區發起人周靖人表示,魔搭將打造為廣大 AI 開發者交流的首選社區,實現開發者與社區的共同成長。期望有更多的開發者不僅能在魔搭找到優質模型,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搭子」,讓更多的創新想法在魔搭社區碰撞,更多的 AI 應用在魔搭社區進行孵化,推動下一波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