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說,楊瀚森能被NBA球隊首輪選中,這本身就是中國籃球近年的一個“罕見好消息,但我得提醒一句,別把一紙買斷協議當成所有問題的解藥。
過去一周,開拓者和狀元中鋒艾頓分道揚鑣,消息一出,圈內外多少有些“松口氣的感覺。畢竟,楊瀚森剛剛被開拓者挑中,隊里原本就有內線擁擠的隱憂。現在主力中鋒主動離隊,紙面上看似乎正好“空出一個輪換名額。可要說這就等于楊瀚森能在NBA順利立足,我覺得多少還是想得簡單了。
NBA的規則和選人標準,和CBA、亞洲杯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在國內拿過多少榮譽、打出什么數據,到了那邊都得從頭算起。實事求是講,開拓者為什么愿意買斷艾頓?絕不只是為了給新人讓路。更大的背景,是這支隊伍近年重建壓力大,球隊陣容、薪資空間都要推倒重來——老板和管理層要的是體系升級,而不是單純“扶正哪一個人。楊瀚森的機會,理論上是大了,但背后也有更高的要求,甚至更激烈的競爭:沒人會為你的前途讓路,能不能搶下飯碗,得拿真本事說話。
說到這兒,有些球迷喜歡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天賦或者“機會上。可在NBA,天賦只是門票,機會也只是開場白。打不出統治力、沒有持續成長能力,哪怕給你主力位置,也未必坐得穩。還有一點得說,楊瀚森與歐美球員相比,身體對抗、節奏適應、心理韌性,都不是短時間能補齊的。別忘了,NBA是個講究“規矩不能亂的地方——每年都有高順位球員被下放、邊緣化甚至淘汰,沒人會因為你是“自己人而破例。
當然,艾頓的離開也意味湖人等內線短板球隊有了補強的空間。喜歡歸喜歡,湖人粉絲期待新援能“補天,但別忘了這不是誰都能插一腳的事——艾頓這樣的藍領內線,放在紫金軍團也只能是拼圖一塊,絕非救世主。上賽季湖人為什么掉鏈子?根本原因還是體系老化、陣容搭配短板,不是單靠一兩個新面孔就能逆轉的。
我個人更看重楊瀚森能不能借這波窗口期,把自己真正融進NBA的體系。傳球、閱讀比賽、團隊協作,這些是中國球員最容易被低估、但又最能拉開差距的地方。別急著給他定性,更不能因為一時順風就高唱凱歌。這些年,我們太習慣把希望寄托在“奇跡或者“捷徑上,但職業體育從來只有一條路——靠實力說話,靠體系成長。
所以,別因為開拓者“清空主力就以為楊瀚森的路會一馬平川。職業賽場講究公平競爭,也講規矩和秩序。每一份機會都是用來兌現能力的,不是給誰留情面。保持理性,守住對體育的敬畏,這才是對楊瀚森、對中國籃球最好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