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幾年大連英博給我的感覺,就是那種在夾縫里拼命往上躥的小俱樂部。沒那么多資源,也沒什么現成光環,但就是靠點人情味和敢用人的膽子,硬是在中甲、中冠里闖出了點名堂?,F在好了,下半程一下子要和兩個新晉國腳簽約——毛偉杰、朱鵬宇——消息一出來,圈里圈外都挺關注。可這事兒,真就全是“喜訊嗎?我覺得,還得多琢磨琢磨。
這兩人,怎么就火了?
先說毛偉杰和朱鵬宇。一個賽季爆發,成了大連英博的“前場雙子星,這標簽貼得不算過。老李(主帥李國旭)敢用人、不怕爭議,是他的本事。回頭看,大連英博還在踢中冠那會兒,李國旭就已經把這倆小伙子放主力,頂著壓力也給他們機會。這種“用人不疑的風格,在現在的職業聯賽里,其實挺罕見。很多隊一看年輕人踢得磕磕絆絆,立馬就換了,圖個穩妥??衫顕窬褪切潘麄儯Y果這倆真給爭氣了。
再放大點說,今年能被國足新帥久爾杰維奇直接點名進東亞杯備戰名單,這不是光靠“運氣。毛偉杰、朱鵬宇在場上的表現,確實有點“帶隊升級的意思。關鍵時刻能站出來,能傳能射,確實是難得的前場人才。
走到這一步,是人情味,也是體系
不過啊,別光盯著“球員爆發——背后其實是整個俱樂部、教練組在搭臺子。說到底,國內足球環境里,能給年輕人真機會的隊太少。大連英博這幾年一直在“試錯——不是說他們沒犯過錯(誰沒犯過?),但他們至少敢試。而且,李國旭的眼光和耐心,才是把毛、朱這代人帶出來的關鍵。
久爾杰維奇把他們叫到國家隊,表面上看是個人能力,其實也是他對國內青訓、聯賽觀察的一個判斷。說句實在話,咱國家隊近些年青黃不接,選人只能越來越“深挖。能不能真用上,這得看后面,但至少選了,說明大家都在等新一批人冒頭。
簽約之后,考驗才剛開始
現在俱樂部準備和兩人續約,大家都說“喜訊——但我倒覺得,是福也是考驗。為啥?你說,球員一旦有了國腳頭銜,身價肯定漲、關注度肯定高,能不能還像以前那么拼?俱樂部給他們的空間,會不會受新合同、外部壓力影響?甚至有些隊友、教練,心理上會不會有點小波動?這些都是現實問題。
還有一點,咱們別老想著“某某來了就能保級,足球不是這么算賬的。毛偉杰、朱鵬宇的成長環境跟豪門不一樣,能不能在壓力大、對手更強的中超站穩腳跟?這得看個人,也得看俱樂部有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耐心。
真正的體系,是能讓人持續成長
再說白了,不是每個“國腳都能一直是國腳。國家隊的門檻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尤其現在。毛、朱以后能不能在國家隊站穩腳跟,其實得靠日常訓練、俱樂部比賽的積累。老李用人有魄力,但俱樂部其他層面的建設,能不能跟上節奏?比如,體能、心理、技戰術、生活保障,這些都不是光靠“主教練信你就能搞定的。
我始終覺得,大連英博這一波用人和續約,是個信號——國內聯賽里,還是有人愿意賭年輕人、敢給機會。可這波操作能不能長久,還是得看體系建設能不能跟上。別光看一時“喜訊,體系要能讓球員持續成長,才算真贏。
說到底,別把希望只壓在一兩個人身上
最后,還是那句話:盼著毛偉杰、朱鵬宇帶隊保級,這是球迷的期望,無可厚非。但足球不是靠一兩個人硬扛的事兒。俱樂部要保級,得靠一整個班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發現人的眼光,也有用人的膽量,更要有給人犯錯和成長的耐心。別把希望全押在“國腳這仨字上,別以為續了約,啥問題都解決了。真要是這樣,咱中國足球也不至于老在這兒原地打轉了。
就像我常說的,這種球員和俱樂部的“共同成長,在亞洲,真的挺難得。希望這波能走得更遠,但也得允許他們慢慢來,多點時間,多點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