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鍋包肉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 的戰場又迎來了一條新“鯰魚”,那就是小米YU7。
小米YU7發布之后,大家發現它的定位主要是豪華高性能SUV,設計上更偏向舒適性和實用性。發布1小時內大定接近29萬輛,這個銷量用“封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受益于此,#小米公司(01810)的股價也一路上揚。
小米股價(來源:百度)
小米的SUV能夠大火,據筆者分析,續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要知道,小米YU7標準版續航里程為835km,成為中大型純電SUV續航第一,四驅車型續航里程為770km。
除此之外,電池快充更是做到了“錦上添花”,這就離不開我們今天的主人公:#800V高壓平臺。有了它的加持,小米YU7最快15分鐘充電即可行駛620km。
那么,800V高壓充電平臺目前的競爭格局如何?有哪些玩家已經率先實現了突圍呢?筆者今天帶你來一探究竟。
一、仍有缺口,快速滲透
從整個#充電樁 行業來看,近些年充電樁的建設明顯提速。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到了2024年底,我國的充電樁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280萬臺,同比增長了接近50%。
但實際上,充電樁的供需缺口仍然存在,根據官方之前的目標(2025年實現車樁比2:1,2030年實現車樁比1:1),據專業機構測算,預計到今年年末我國的車樁比才為2.5:1。
充電樁預測數據(來源:iFinD)
但如果結構性的來看,在充電樁的大市場中,800V高壓平臺正在成為一個結構性的機會,它是提升電動汽車補能效率、能耗表現的一種解決方案。相較于上一代400V的方案,它可提升整車電子器件(比如電控、電機)承壓的限度。
而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你會發現近三年800V高壓車型銷量正在快速實現滲透。比如2022年,800V車型銷量還不足13萬輛,到了2023年銷量直接翻倍。
而從去年前7個月的情況來看,800V高壓車型銷量已經到了39萬輛,同比增長幅度超過210%,占整個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7.9%。這個滲透率的增長情況,放在任何賽道上都是非常快速的。
800V高壓車型銷量(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
而800V高壓車型能快速增長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從高端市場逐漸向中低端市場滲透。比如今年3月,小鵬汽車旗下全新G6以17.68萬元的起售價上市,全系搭載800V高壓平臺,也是首次將超快充體驗引入20萬元級別以內的市場。
二、碳化硅,國產替代仍是主線
如果我們把高壓快充產業鏈拆開,你會發現其上游是產業鏈的核心,包括充電樁設備零部件、高壓快充材料以及相關零部件等。
往上游看,一般來說,800V平臺需要采用更高耐壓的#半導體材料,如#碳化硅(SiC)用來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所以它是800V架構的核心器件。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400V車型仍是硅基IGBT的天下,但是如果進一步提升電壓,在800V-1200V平臺,碳化硅功率半導體顯然是絕佳選擇。
而最近兩年,碳化硅的國產替代成為投資的一條主線。之前這個市場主要還是被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玩家占據,這兩年國內玩家開始逐漸迎頭趕上。
比如就在今年上半年,#比亞迪(002594)開始放大招,全球首款1500V碳化硅芯片量產,而且實現了全產業鏈自研,這是行業首次量產乘用車應用的最高電壓等級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直接挑戰行業巨頭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的領先地位。
要知道,去年比亞迪雖然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但碳化硅車型銷量低于#特斯拉、#吉利(00175),隨著1500V高壓平臺推進,并逐漸覆蓋旗下車型,未來將大幅增加碳化硅的用量需求。
而目前,我國碳化硅襯底生產能力迅速擴張(襯底在碳化硅器件成本占比超過45%),比如#天岳先進(688234)2023年和2024年碳化硅襯底產量分別為26.2萬片和41萬片,分別同比提升268%和56.56%,但是從其業績上來看,凈利潤同比下降了81%,成本控制仍需加一把力,可以說遭遇了產能和業績的“冰火兩重天”。
三、降本,是不變的主題
雖然我們都知道,碳化硅已經不可或缺,也是800V 產業鏈首要受益環節。但是也要面對現實,該器件的成本較高,約為IGBT的5-6倍,所以高壓平臺一出來的時候,主要應用在高端車型上,直到今年才開始向中低端車型滲透。
數據最能說明一切,每輛快充車輛大約需價值300美元的SiC功率器件。而碳化硅MOSFET模塊的裝機量從2022年的不到25%,增長到去年的接近65%,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高壓快充產業鏈(來源:資產信息網)
除此之外,為了調節大功率充電帶來的電網壓力,充電樁運營商還得在充電站建設儲能設備,以此避免沖擊電網,這也推高了超充站的建設成本。
所以,800V平臺涉及到多個零部件,可以說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雖然其獨特的優勢在于實現快充,但是未來能否繼續高速滲透,降本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它基本上成為決定高壓平臺的勝負手。
但也不用過于悲觀,據專業機構預測,隨著技術成熟與規模化效應顯現,800V高壓平臺的成本正以每年至少15%的速度下降。或許就在這三年內,搭載該技術的車型價格將與400V車型基本持平,能正式站上金字塔的頂端。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