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會感慨時代發展太快了,稍不留神就會落伍 。
過年的時候還在鋪天蓋地說Deepseek,結果今早的熱搜已經變成Deepseek高管已離職創業。
這是想說Deepseek每個人都很厲害,還是它跌落神壇的前兆?
不怪我多想,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里,每天都有巨頭轟然倒塌,速度之快出乎預料。
就比如下面的5款手機,也是曾經的國民神機,現在又有幾個年輕人記得呢?
01 諾基亞:王者轟然倒塌
90后的大學生有一個諾基亞基本是標配。
諾基亞的超長電量還有它摔不爛的特性,讓它成為神機。
還記得大學時,經常在熄燈后,偷偷用諾基亞打著貪吃蛇的小游戲,甚至有時候還能砸核桃。
誰能想到質量這么好的諾基亞會突然消失呢?
諾基亞最初它只是一家木漿工廠。
1967 年,諾基亞與芬蘭橡膠廠、芬蘭電纜廠合并,逐步涉足電子領域。
20 世紀 80 年代,諾基亞開始在移動通信領域嶄露頭角。1987 年,諾基亞推出了第一款便攜式手機 Mobira Cityman 900,盡管它體積龐大、重量接近 1 公斤,但卻是諾基亞邁向移動通信領域的重要一步。
1992 年,諾基亞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 GSM 手機 Nokia 1011,正式進軍全球市場。
隨后,諾基亞憑借一系列創新產品,如 Nokia 2110,以其獨特的振鈴聲 “Nokia Tune” 聞名、Nokia 2100 系列,首款帶有內置天線且引入用戶可更換外殼設計等,迅速在全球引發轟動。
2000 年它推出Nokia 3310,以其堅固耐用、超長待機和經典的貪吃蛇游戲,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我就是它的忠實用戶。
可惜,諾基亞沒有跟上智能化的步伐。
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蘋果和安卓率先推出智能系統,諾基亞也隨后建立塞班系統,信誓旦旦要與蘋果、安卓三足鼎立。
可惜,沒有達到預計。
后來諾基亞試圖自救,與微軟合作,也是無濟于事。
2013 年,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標志著諾基亞作為獨立手機品牌的終結。
其實,諾基亞也曾經掙扎過,被HMD Global收購后,它想要再次重現輝煌。
可惜,手機市場風云變幻,諾基亞似乎落伍了。
盡管有人愿意為情懷買單,那畢竟是少數。
2025年1月,HMD Global一則消息,再次引起人們注意,它將要停產所有諾基亞品牌智能手機!
諾基亞終于徹底成為老年機,從此退出智能機的江湖。
02魅族:小而美的掙扎
如果說諾基亞是因為家大業大,不好掉頭,魅族是看準了市場前景,卻屢屢在產品發布時時務。
魅族最初以 MP3 播放器起家,憑借出色的音質和設計在 MP3 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2007 年,魅族創始人黃章看到了智能手機的發展潛力,決定進軍手機領域。
2009 年,魅族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機 M8,憑借時尚的外形,低廉的價格,迅速席卷市場。
可以說,魅族就是1.0版本的小米。
此后,魅族陸續推出 M9、MX 等系列手機,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
先后在手機上增加正面按壓指紋識別、mback 腰圓鍵、全金屬機身一刀切天線等設計,引領行業潮流。
它還自主研發的 Flyme 系統,以簡潔美觀、功能豐富、流暢度高著稱,與 iOS 系統有一拼,為用戶帶來了獨特的使用體驗。
魅族一直秉持 “小而美” 的理念,專注于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贏得了一批忠實擁躉。
可惜,魅族還存在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芯片。
魅族與高通因專利問題屢屢鬧僵。
2016 年,因高通驍龍 820 芯片出現問題,魅族在互聯網上公開抵制高通,導致雙方關系緊張。
此時,高通已經成為科技巨頭,魅族雖是甲方, 卻是卑微的甲方。
遭遇高通芯片斷供,造成手機性能出現問題,引得魅族客戶極為不滿。
而且,魅族在市場定位上同樣存在問題。
魅族一直追求“小而美”,這使得它們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有限的產品上,可以把一款產品做好。
可同時,由于這個原則,使得它們的產品線相對單一,難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華為、小米、OPPO、vivo 等品牌迅速崛起,它們憑借強大的技術、優厚的資金還有鋪天蓋地的營銷,迅速占據大量市場份額。
魅族被這些競品擠壓得越發艱難。
2022 年,魅族被吉利收購,雖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資金和資源支持,但在手機市場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03中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崛起之路
中興成立于 1985 年,是中國最早涉足通信領域的企業之一。
在功能機時代,中興憑借與運營商的緊密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性價比高的產品,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進入智能手機時代。
有錢后的中興也沒閑著,而是把錢投入研發,繼續開發新產品。
2011 年,中興手機出貨量達到 6700 萬部,位居全球第四、國內第一,成為 “中華酷聯”,即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國產手機四巨頭之一。
然而,中興手機也有一個缺陷,在其他手機品牌都忙著自建渠道的時候,它還在依賴運營商渠道。
這就好比武俠小說中的大補丸,用的時候特別爽,覺得自己天天無敵,可不能長期依靠,否則容易遭到反噬。
中興手機運營商渠道定制機占比超 85%,雖然這種合作模式在初期帶來了巨額出貨量,省去了店鋪租金、人員成本和廣告成本,但利潤倒貼運營商,且定制機多為入門級低端產品,讓中興想往高端品牌轉也很困難。
同時,中興在產品定位上較為模糊。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華為憑借硬核技術、小米依靠性價比、OPPO 注重設計顏值,而中興手機缺乏明確的產品特色,難以在消費者心中樹立獨特的品牌形象。巔峰時期,中興曾推出 300 多款機型,這真的是把手機做成大白菜了,可以機型越多,選擇越難,更無法讓客戶買單。
此外,產品質量問題也對中興手機造成了負面影響。早期安卓智能機軟件生態復雜,適配難度大,中興千萬級出貨量的機型在基礎體驗上存在不足,出現產品質量不佳、品控翻車、體驗差等問題,引發消費者的不滿和吐槽。
2012 年,中興首次出現虧損,虧損額達 28 億元。
禍不單行,2012 - 2018 年期間,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興進行制裁,中興在制裁、封殺、解禁之間反復掙扎,共支付約 146 億高額罰金,這對中興的發展造成了沉重打擊,使其在市場競爭中逐漸掉隊。
04金立:全靠營銷
金立成立于 2002 年,在功能機時代,金立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強大的營銷推廣迅速崛起。
金立主打線下市場,采用明星代言、大量投放廣告等營銷策略,樹立了高端大氣的品牌形象。“金品質,立天下” 的廣告語深入人心,劉德華、薛之謙、劉濤等明星的代言更是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關注。
金立在手機設計和品質把控上也有一定優勢,推出的一些產品在外觀設計、做工工藝和硬件配置上表現出色,滿足了當時消費者對手機的需求。憑借這些優勢,金立在國內手機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銷量逐年攀升,成為國產手機中的知名品牌。
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金立未能及時適應市場變化。
雖然在功能機時代積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但在智能手機轉型過程中,金立舉步維艱。同時它的資金鏈也出現問題。
2018 年,金立正式宣布破產重組,曾經輝煌一時的手機品牌就此走向衰落,逐漸被消費者遺忘。
05 8848:奢華的曇花一現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電視里鋪天蓋地都是8848的廣告,尤其是插播在電視劇中間,讓我對這個手機很沒好感。
由地產大佬王石打廣告,還說什么用鈦金屬,反正這個手機的名字就很奇怪。
后來才知道,這是珠峰的高度。
2015 年,8848 鈦金手機正式發布,定位為高端奢華手機。
它以 “向成功致敬” 為品牌理念,針對高端商務人士市場。
它的手機大多都是金色、紅色,很是符合大眾對土豪的期待。
這款手機還強調安全加密功能,在當時還算比較有先進性的。
而且發布會和以往手機廠商喜歡請明星不同,它請的是石等知名企業家代言,可以說該手機一看就是老板專用。
所以8848 迅速在高端手機市場嶄露頭角,那段時間我的老板也特意換了一款8848的手機,表明身份,嘚瑟了一段時間。
可惜,他沒嘚瑟多久,這款手機就不行了。
因為大眾發現,8848原來是“智商稅”,它不僅叫8848,售價同樣是8848,雖然聽起來吉利,可和它的實際價值并不相符。
很快,大家看老板的目光就由羨慕變成看“冤大頭”的眼神。
而其他品牌,如華為、蘋果等的高端機就十分低調奢華有內涵了。
隨著客戶認知的提高,8848也逐漸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
結語
在快速發展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技術、眼光、營銷、資金,甚至是運氣都成為手機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環。
這些家喻戶曉手機的衰落,被人做成失敗案例成為人們的反面教材。
可即使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隨著中國的發展,智能手機的迭代越來越快,感覺每天都會有新車發布會,手機發布會,曾經工業上的明珠貌似成為流水線上的產品。
每天都有新的手機在生產,也有手機在消失。
這可能就是時代的命運吧。
你現在用的是哪款手機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