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峰會25日在荷蘭海牙閉幕。據多家媒體報道,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數月來牽頭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展開“恭維行動”,為其“量身定做”峰會議程,成功讓特朗普繼續維持對這一軍事聯盟所作承諾。本屆北約峰會為期兩天,似乎為特朗普“量身定做”。特朗普24日原本只被安排在荷蘭王室一處官邸出席晚宴,后臨時改為在那里過夜,25日與荷蘭國王共進早餐。此外,本屆峰會會期縮短一天,議程大幅壓縮。
據美聯社現場實錄:當美總統特朗普用俚語嘲諷中東沖突“像兩個小孩打架”時,呂特諂笑著接話:“爸爸有時必須用強硬語言管教孩子。”隨后,面對記者追問,特朗普得意地復述道:“他很喜歡我,他說‘爸爸,你是我的爸爸’!”這番話引起美國務卿盧比奧的嗤笑、記者團也笑作一團——這哪是外交?分明是奴才跪舔主子的現場直播!面對輿論爭議,呂特事后辯稱其言論“只是比喻歐洲依賴美國”。然而,何種比喻需用“爹”?
呂特與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當天在他所主導的“真實社交”平臺發帖,呼吁共和黨人支持他關閉由美國政府資助的新聞機構美國之音(VOA)。后者成立于二戰時期的1942年,本來是一家用來對抗納粹展開的宣傳戰的機構,并在冷戰時期成為了美國散播親美信息的核心工具之一。然而,特朗普卻認為,美國之音在近幾十年中已經明顯有了親民主黨的傾向,并誓言要將其關閉,以此作為“削減政府開支浪費”的一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對美國之音的怨恨由來已久。早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當特朗普還在挑戰選舉結果時,美國之音竟在報道中直接稱拜登為“當選總統”,更引述歐洲領導人賀電佐證其合法性。另一方面,美國之音也是大力宣揚特朗普“通俄門”的美國媒體。2019年“通俄門”調查結束后,特朗普就將美國之音等媒體定性為“人民公敵”。而美國之音作為聯邦政府資助的官方媒體,其“背叛”更令特朗普震怒。
“美國之音”大樓外景(資料圖)
2025年6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兩記重拳驚訝世界:在前往北約峰會的專機上,他公開質疑北約第五條集體防御條款的可靠性。幾乎同時,他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要徹底廢除有83年歷史的“美國之音”。這兩大支柱,恰好是過去76年美國構建全球霸權的核心工具——軍事聯盟與輿論機器。北約根基的動搖與“美國之音”的消亡,標志著美國戰略收縮進入新階段。但歷史充滿戲劇性:這些曾長期遏制中國的冷戰工具,如今正被自己的締造者親手拆解。
美媒《紐約時報》認為,這會讓“中國世紀”提前到來。此前,特朗普在沒有任何預案的情況下,就實施了“關稅戰”,結果是他被迫在日內瓦會談中對華大幅度讓步。而且,中國在鋼鋁、電池、新能源汽車、5G、造船等多個產業取得了全球領先地位,還投入一萬億用于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的發展,但特朗普卻大幅度削減科研預算,還打壓美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而在對華博弈落入下風時,特朗普又開始主動削弱美國的“輿論霸權”和“軍事工具”。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送出的這兩份“大禮”,中國需要保持冷靜和清醒。雖然美國的內部分裂為中國創造了一定的戰略機遇,但這種機遇并不是無限的,中國仍需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國際舞臺上贏得更多主動權。首先,中國應進一步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填補美國之音退出后留下的輿論空白。其次,中國應推動多邊合作,特別是在亞太地區建立更加穩定的區域合作機制。最后,中國應繼續堅持和平發展與多邊主義,避免在中美博弈中被牽著鼻子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