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2025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一位來自湖南的姑娘站上演講臺——她是南雅中學C1419、K1715班畢業生彭湘荃,以上海交大首屆體育傳播專業畢業生的身份,成為本屆本科畢業典禮學生發言代表。這位國家羽毛球一級運動員,用球場淬煉的拼搏精神書寫了大學四年的青春答卷,更將體育的火種播撒至山區學校。
在南雅中學的六年,彭湘荃是校羽毛球隊主力,在南雅羽毛球場寫下 “球不落地,永不放棄” 的誓言。進入交大后,她將這份堅韌帶入學業與競技賽場:斬獲上海市羽毛球錦標賽女團冠軍、女單女雙亞軍,創下交大女隊歷史最佳戰績。
作為“鄒韜奮卓越傳媒人才成長計劃”學員,她探索中國體育故事的國際表達;以交大代表身份參與聯合國青年學者冬令營、可持續發展共創營;更帶著專業使命奔赴甘肅支教。在山區水泥地上,她教孩子們打羽毛球,一起看奧運直播。當一名學生悄悄說“小彭老師,我也想上交大”時,她深切感受到體育精神點燃的希望:今年暑期,她將作為交大第27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再赴西部,延續“點燃夢想”的旅程。
畢業演講中,她表示“希望山區的孩子們在未來面對生活的“扣殺”時,也能擁有“奮力救球”的頑強。”,并寄語同窗:“讓我們一起奔赴交大人的星辰大海,跑出屬于交大人的青春加速度,成為自己的人生冠軍!”
附:彭湘荃畢業典禮發言稿全文
《在上海交通大學2025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師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媒體與傳播學院的彭湘荃,也是體育傳播專業首屆畢業生。很榮幸能夠作為學生代表在這里發言。
四年前的盛夏,那封滿載夢想的錄取通知書如期抵達。在全家人的期待目光中,我輕輕揭開那份精致的交大禮盒,就此叩開體育傳播專業的大門。這一晃,四年的時光列車就要到站。一路上,我們收獲了太多珍貴的回憶:入學時,我們身著迷彩,一起在大雨中堅持完成十公里拉練;一個月前,也在這片賽場,共同見證交大球員的逆風翻盤;幾周前,夜空下的菁菁堂,點亮“山水萬程,皆要好運”的暖心寄語……散落在校園各處的點滴回憶,早已凝結成屬于我們25屆畢業生的獨家記憶。
我是一名羽毛球運動員,初入交大的我就被擁有那么多位奧運冠軍和濃厚體育氛圍的校園所吸引,滿懷信心想要在這里“大展身手”。然而,現實的“扣殺”卻把我打得措手不及。微積分作業上的紅叉,英語課跟不上進度,再加上每天風雨無阻的三小時專業訓練,還有拉傷、積液、韌帶撕裂等身體傷痛,我陷入了自我懷疑。那段擰巴的時光里,我常在訓練后的深夜,望著圖書館的燈火迷茫。
直到大二上的一次比賽,賽前右膝蓋舊傷復發,我忍著刺痛經過冷敷、上繃帶等簡單處理仍努力救好每一個球,咬牙堅持打完每一場比賽,最終在決賽艱難戰勝強勁對手。這一刻,我明白了:競技體育的魅力,遠不止于勝負,更在于“球不落地,永不放棄”。這也成為我面對挑戰時的底色。
帶著這份信念,我學會拆解學業與訓練中的矛盾,學會將時間切割成細致模塊,每周制定計劃、執行、復盤;不斷糾錯、不斷成長。逐漸地,我從最初在課堂上奮力追趕的“后進生”,成長為主動探索的研究者。在文理交叉的課堂里,我逐漸接觸到大數據與輿情分析、計算傳播、體育社會學等前沿課程;在以交大杰出校友鄒韜奮先生命名的“韜奮計劃”中,我用文字和鏡頭探索中國體育故事的創新表達和國際傳播。從研究社交媒體運動打卡的現象、到關注數字人在賽事直播中的應用,在老師們的引導下,我逐漸理解:體育傳播不僅是對“賽事動態”的報道,更是對“體育精神”的傳遞。
帶著這份拼搏信念與傳播使命,我在去年暑期前往甘肅支教。除了給孩子們上課,我還在水泥地上教孩子們練習羽毛球,晚上帶著他們一起看奧運直播。當鏡頭對準交大健兒奪冠后濕潤的眼眶,我和孩子們的眼睛也泛起光亮。拼搏精神也激勵著他們迎難而上。當孩子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直到第一次完成扣殺動作時,我看到的不僅是羽毛球劃出的弧線,更是他們眼中騰起的希望軌跡。一個孩子跑過來悄悄對我說:“小彭老師,我也想上交大”,那一刻,我更加堅定要發揮自身優勢,將體育精神的火種播撒給山區孩子。希望孩子們能在規范的體育訓練中塑造健全人格,在未來面對生活的“扣殺”時,也能擁有“奮力救球”的頑強。
今年暑假,我們第27屆研究生支教團即將啟程,奔赴祖國各地,點燃更多孩子的夢想。
人生的賽場上沒有終點,只有不斷更新的起點。未來,在各自的賽道上,我們會面對更多未知挑戰。但我相信,我們都會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秉持“敢闖會創”的信念,懷揣“向未來作答”的勇氣。讓我們一起奔赴交大人的星辰大海,跑出屬于交大人的青春加速度,成為自己的人生冠軍!
謝謝大家!
瀟湘晨報記者鐘錦涵 通訊員薛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