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部《紅嫂》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當兒時的我們看到德紅冒著生命危險,用自己的乳汁救治奄奄一息的戰士彭林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其實,紅嫂并不是虛構的,而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下面讓我們一起重溫這段感人的 “軍民魚水情”。
紅嫂救助受傷戰士
"沂蒙紅嫂紀念館"位于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是一處著名的紅色旅游景點,沂蒙百姓以"最后一口糧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為核心內容的紅嫂精神為我們再現了沂蒙革命史。
沂蒙紅嫂紀念館
電影《紅嫂》中德紅的原型就是明德英;明德英于1911年出生在山東沂南的一個窮苦農村家庭中,她兩歲的時候因為發高燒沒錢醫治導致聲帶受損,從而變成了啞巴,成年以后嫁人,丈夫叫李開田。
紅嫂劇照
1941年年底,正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日軍在沂南山區開始了大規模的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老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的明德英剛剛生產,尚處在哺乳期的她每天帶著孩子東躲西藏,避免被敵人發現。
照顧傷員
有一天早上,明德英將兩個孩子藏好后就去給孩子找吃的,忽然傳來一陣急切的腳步聲,緊張之中的他慌忙地往回跑,一轉身就發現了一名受傷的八路軍戰士踉踉蹌蹌地倒在了她家門口,不遠處一群日軍正在靠近,明德英趕緊將他救下來并帶回了自己的窩棚里面藏了起來。
明德英
日軍很快來到了明德英的窩棚里,帶頭的日本兵一臉兇相,用槍指著明德英,詢問她有沒有見過一個受傷的八路軍,明德英非常害怕,加上本身聽不懂日語,只能原地在那原地比劃;日本人聽出了她是個啞巴,連說帶比劃地詢問了一番,明德英假裝聽懂,用手指了指村外的方向,沒想到日軍信以為真,都吵著哪個方向追了出去。
部隊找到明德英老人
明德英看著日軍越走越遠的背影,出于安全旗艦,趴在村口再三確認了敵人離開,才小心翼翼地轉身回了窩棚里,偷偷扒開墻角的被子,想看一下剛才救助的八路軍小戰士,然而長時間的奔跑加上傷勢嚴重,小戰士已經昏迷過去了。
八路軍戰士
明德英小心翼翼的掀開小戰士的衣服,頓時嚇了一跳:傷口已經感染化膿,長時間的奔跑導致傷口裂開,血水一點兒一點兒地流了下來,看著面前這個只有十幾歲的八路軍傷員,明德英不禁心疼的流出了眼淚……
用乳汁救傷員
她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翻箱倒柜地找能用到的東西,可是彼時破敗不堪的家別說是藥物了,就是連口干凈的水都沒有;看著已經奄奄一息的戰士,明德英急中生智,爽快的掀開了自己的衣服,將自己的乳汁一點一點的喂給了他。
紅嫂雕像
小戰士一點一點的有了知覺,明德英把衣服剪下來再一點一點用鹽水為他清理傷口,不知道過了多久,這個八路軍小戰士奇跡般的活了過來。
紅嫂蠟像
李開田回來后明德英將這件事給他說了,李開田非常贊成妻子的做法,趁著沒人的時候去山上采了草藥敷在傷口上,還把家里的雞殺了燉成雞湯給小戰士喝下。
明德英紀念館
為了不被別人發現,夫妻兩人經常會將他藏在各種地方,并且每次都小心翼翼查看周圍的動向,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照顧下,這名受傷的八路軍小戰士漸漸地康復了,后來與大部隊取得聯系,順利的回到了抗日救國的一線戰場。
明德英雕像
1995年明德英去世,享年84歲,她的恩情是黨和人民永世都不會忘卻的,也許她只是萬千紅嫂中的一員,正是靠著一個又一個熱心的老百姓無私地奉獻,人民軍隊才能戰無不勝,贏得民族解放的最終勝利,軍民魚水情是我們面對一切困難的源源不斷的力量,為沂蒙紅嫂致敬!。
@我是微塵,感謝你的關注,如果喜歡希望你能收藏、轉發、點贊、評論,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