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巖
部分博協參會人員與相關代表合影博協理事長葛宗濤(右四)代表博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右二為魯云教授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代表團合影
2025年6月26日,一場聚焦創新合作的盛會——中日韓創新合作大會暨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啟動儀式,在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大會由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主辦,以“創新成就未來 合作共贏發展”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科研機構、協會組織代表270余人相聚煙臺,圍繞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與探討,攜手擘畫東亞三國創新合作新藍圖。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陳家昌視頻致辭,山東省委常委、煙臺市委書記江成,山東省副省長宋軍繼,日本科學技術國際交流中心理事長沖村憲樹,韓中友好聯合總會會長禹守根出席并致辭。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劉太廣,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孫海生、副廳長祝恩元,煙臺市委常委、副市長于勝濤出席。
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以下簡稱博協)受邀參會。他們以專業的視角和豐富的經驗投身這場交流活動,展現了博協在相關領域的深厚積淀與專業影響力。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博協助力創新合作新征程
2025年是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建設元年,博協作為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戰略合作伙伴之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博協自創立迄今,始終堅持為中日兩國提供招才引智服務,助力國際人才交流發展。在此次大會的背景下,博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鏈接各方資源,為三國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等核心議題的交流與探討搭建橋梁,推動創新資源的高效流動與優化配置。
會上,博協理事長、全華聯科技委員會顧問葛宗濤代表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博協在中日韓創新合作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協議內容圍繞著加強科技交流、人才培養、項目合作等多個核心領域展開,旨在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共同推動創新項目的落地與發展。
對于中日韓三國的創新合作而言,博協作為有著豐富資源和專業人才儲備的組織,其深度參與將為三國間的科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博協能夠憑借自身在日本科技界的廣泛聯系和對日本科技發展趨勢的深入了解,為三國合作項目提供精準的信息支持和專業的技術指導,促進三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實現優勢互補,推動區域創新能力的整體提升。
添智助力,魯云教授獲聘合作中心顧問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千葉大學教授、博協常務副會長魯云被聘為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顧問。這一聘任是對魯云教授在科研領域卓越成就以及在促進國際科技交流方面杰出貢獻的高度認可。
魯云教授在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領域造詣深厚,其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見解將為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這不僅是對魯云教授個人能力的高度認可,更是博協在國際創新合作領域影響力的體現。魯云教授的加入,將有助于中心在前沿共性技術聯合研發、國際化專業化平臺載體打造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此次隨博協參會的有,日本中央大學名譽教授、原日本中央大學副校長谷口洋志;日本工程院院士、早稻田大學特聘教授佐藤拓朗;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以下簡稱全華聯)會長、博協顧問張書明;博協名譽會長趙鳳濟;博協理事長、全華聯科技委員會顧問葛宗濤;博協會長、全華聯副會長兼科技委員會委員長徐榮;全華聯常務副會長、全華聯科技委員會副委員長孟慶祥;全華聯副會長兼科技委員會副委員長呂敏;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博協執行會長唐成;小松制作所精密工程高級專家、博協執行會長、全華聯科技委員會委員儲仁才;武昌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博協常務副會長兼事務局局長、全華聯科技委員會委員楊巖,等等。
深度參與中日韓創新合作大會,對于博協來說不僅是一次展示自身實力與擔當的契機,更是推動東亞三國創新合作邁向新高度的重要實踐。每一個成果的落地、每一份協議的簽署,都承載著博協對國際科技交流與人才發展的深切期望。
未來,博協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更多智慧與力量,充分發揮戰略合作伙伴的優勢,積極參與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在中日韓三國攜手共進的征程中,博協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創新的理念,為促進三國科技交流與合作、推動地區協同發展、為全球科技進步與合作貢獻博協智慧和力量。我們相信,在博協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韓創新合作的生態將更加夯實,創新合作的未來必將更加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