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魁/文
“內卷”(Involution)的概念最早由格爾茨于1963年提出,原指在外部擴張空間受限時,一個經濟系統無法實現外延式增長,只能通過內部結構的不斷細化與復雜化來維持生存和運轉。當前,不少行業進入新舊動能轉換與存量競爭階段,低價、低質、低水平競爭現象日益蔓延,不正當競爭、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多發高發,嚴重扭曲市場機制,損害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內卷式”競爭在微觀上往往體現為企業主體的盈利變得越來越困難,公平的市場環境遭受損害;在宏觀上則會導致整體物價水平持續偏低。
整治“內卷式”競爭已經引起了決策層的高度重視。2024年7月,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 “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202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整治“內卷式”競爭也有利于促進價格水平合理回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的目標是2%左右,就是旨在通過各項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關系,使價格總水平處在合理區間。
那么,如何整治“內卷式”競爭,并促進價格水平合理回升呢?歷史的經驗能夠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示。2012-2015年,我們也曾面臨過PPI的長期負增長,整體價格水平偏低,以及結構性產能過剩與惡性競爭的問題。最終,我們通過供給側改革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2016年開啟了針對煤炭、鋼鐵、水泥等部分行業的供給側改革。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同月,《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發布,確定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煤炭行業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
這一輪供給側改革的成效顯著,鋼鐵、煤炭等行業的產能顯著去化,整個工業的產能利用率回升,既避免了過分的惡性競爭,也推動整體物價水平得以合理回升。2016-2017年PPI迎來了一波上行周期,中國經濟也明顯復蘇,期間A股也走出了一波以核心資產為代表的慢牛行情。
不過,這一次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和“內卷式”競爭涉及的行業與上一次有所不同,主要是光伏、新能源汽車、電商等,其市場化競爭程度較高且以民企為主,而且整體經濟面臨一定的就業壓力。這就使得我們在借鑒上一輪供給側改革經驗的同時,還要有新的思路。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化解過剩產能和避免“內卷式”競爭需要有新思路、新路徑。本輪“反內卷”政策或從粗放式“去產能”向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和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與市場有序競爭的雙重目標轉型。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避免內卷式競爭,還需要放眼世界。推動中資出海,全球布局。
本文刊于06月28日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