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曾被嫌棄的一樓,如今成了無數人的“夢中情房”!
2019年,我姐咬牙買下小區一樓帶40㎡院子的房子時,全家人都反對:“潮濕!蚊蟲!采光差!等著后悔吧!”
如今她的小院種滿繡球花,擺著露營桌椅,成了朋友圈點贊最高的地方。
“現在每天澆花聽鳥叫,朋友搶著來聚會,連我家貓的幸福指數都飆升——后悔?我只后悔買晚了!
和我姐一樣,越來越多曾對一樓嗤之以鼻的人,正搬進這些帶院子的小天地。
01、當初為什么選擇一樓小院?
1、院子,是中國人的情懷
“誰不想有片自己的小花園?”剛下決心買下郊區一樓院子的同事說。他算了筆賬:同地段別墅價格是普通高層的三倍,而帶院一樓只比中層貴15%左右。
用稍高的價格,換來了種菜自由、下午茶自由、寵物奔跑自由,這筆賬怎么算都值。
自由職業興起后,當居家時間變長,一方小院成了年輕人最觸手可得的“詩和遠方”
2、有院子更自由了
34歲的@海陸陸陸把16㎡小院分成三個功能區:菜圃區種番茄黃瓜,木平臺放折疊桌椅用來聚餐,角落還留出沙坑給孩子玩。
“周末根本不用出門,孩子在沙坑挖寶,我摘菜做沙拉,晚上直接架上烤爐。油煙全留在室外,家里永遠清清爽爽?!睂殝尯蛯櫸锛彝ザ?,這種隨時切換場景的靈活度,樓上住戶根本無法想象。
3、出入便捷
朋友的爺爺和老伴換房到一樓,最感慨的是早晨買菜的輕松:“以前等電梯要五分鐘,現在推門就走?!?/p>
對于老人、幼兒家庭或經常搬運嬰兒車、快遞的人群來說,告別電梯依賴就是生活質量質的飛躍
更別說火災地震時,一樓永遠是最快逃生層,這份安全感,千金難換。
02、為什么越來越多人搬進來?
曾經的潮濕、蚊蟲、隱私問題嚇退了無數人,如今再看,其實住一樓帶院子的房子,很多問題都有辦法搞定!
1、潮濕發霉問題
“回南天墻面滲水?不存在的!”廣州的@旺財家的福福分享關鍵三招:
- 全屋涂刷防水防霉乳膠漆,成本只多花2000元
- 在客廳和臥室放除濕機,梅雨季濕度穩控在60%以內
- 院子地面做坡度引流+防腐木架空,杜絕積水滲透
2、蚊蟲多的問題
- 金剛網紗窗封住院子入口(別省這筆錢!
- 院角種薄荷、迷迭香等驅蚊植物
- 定期噴灑生物防蟲劑(對寵物無害)
- 重點:硬化60%地面,減少綠植密集區
3、隱私與安全?
面對高空拋物的煩惱,大家可以參考下這些做法:
- 安裝可伸縮遮陽棚(接住落物還防曬)
- 在圍欄上方加裝25°傾斜防拋物網
- 設置廣角監控對準樓上(張貼“已監控”警示)至于隱私,單向透視玻璃+智能霧化窗,路人經過時輕按遙控,窗戶瞬間磨砂化。
03、小院里的生活美學:把日子過成詩
當基礎問題解決后,一樓院子的魅力才真正綻放。那些搬進來的人發現:生活的治愈感,往往藏在方寸之間
1、太治愈
“去年抑郁最嚴重時,醫生開的藥方是‘每天曬半小時太陽’?!盄狂奔的蝸牛在杭州一樓小院種滿綠植后感慨,“現在修枝剪葉不知不覺就兩小時,聽著雨打芭蕉聲發呆——這小天地簡直太治愈了?!?/p>
研究表明,每日接觸自然環境15分鐘即可降低壓力激素水平,而住一樓的人,開窗即是自然。
2、社交生活更隨心了
@閃光美少女的30㎡院子成了社區網紅打卡點:周末投影儀放草坪電影,折疊桌變身為朋友畫畫的創作臺,甚至舉辦過迷你音樂會。
“樓上鄰居的孩子常趴窗臺羨慕,后來我干脆邀請他們下來玩。現在整棟樓關系比老小區還親密。”
04、過來人的忠告:不是所有一樓都叫“真香”
當然,搬進一樓院子并非全是童話?!安冗^坑”的過來人掏心窩子提醒:
- “院子產權是底線!沒有白紙黑字的都是耍流氓!”之前就有人花8萬改造院子,結果因無產權被投訴強拆。簽合同前務必確認:房產證是否標注花園面積?使用權是否寫入補充協議?
關鍵指標決定成?。?/strong>
①樓間距>50米(否則采光悲?。?/p>
②地下有停車場或地下室(防潮核心)
③避開廣場舞聚集區+小區主干道(噪音紅線)
別被‘贈送院子’沖昏頭”,住過一樓又搬走的@焦姐坦言,“如果上面四條中兩條不達標,再便宜的院子也是‘美麗陷阱’?!?/p>
“住進來后才發現,最珍貴的不是院子有多大,而是推開窗就能讓生活‘接地氣’。雨天聽得到泥土呼吸,清晨摸得到葉片露珠——這種與自然同頻的踏實感,電梯房永遠給不了?!?/p>
這么一看,一樓帶院的生活,是真的美好!難怪這么多人開始喜歡這種房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