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們中國人的餐桌變得越來越“重口味”。麻辣鮮香的火鍋、油滋滋的燒烤、咸香下飯的腌菜,成了很多人的心頭好。
這些美食帶來味蕾狂歡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給健康埋下隱患,尤其是中年后,身體發出的“警報”會越來越頻繁。
“重口味”食物的特點,無非是高油、高鹽、高糖和高辣。高油食物雖然香,但過多的油脂攝入,會讓身體負擔加重。
我們日常烹飪中常用的食用油,經過高溫烹調后,營養成分會被破壞,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這些多余的油脂進入身體,不能及時被消耗,就會堆積起來。
而高鹽食物,為了追求更濃郁的味道,很多人在做菜時會不自覺地多放鹽,還喜歡吃各種腌制食品。
但攝入過量的鹽,會打破身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長期高鹽飲食,就像給身體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中年后,各種問題就容易顯現出來。
高糖食物則滿足了人們對甜味的喜愛,奶茶、蛋糕、糖果,讓人欲罷不能。然而,過多的糖分進入身體,會使血糖迅速升高,胰島素需要不斷工作來調節血糖。
長期如此,胰島素的功能會受到影響,身體代謝糖分的能力下降,多余的糖分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至于高辣食物,很多人無辣不歡,覺得吃辣能開胃、過癮。辣椒中的辣椒素雖然能刺激食欲,但過量食用會對腸胃造成刺激。
腸胃黏膜在辣椒素的反復刺激下,會變得脆弱敏感,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
年輕的時候,身體新陳代謝快,或許還能“扛一扛”這些重口味食物帶來的影響。但隨著年齡增長,到了中年,身體各項機能逐漸下降。
新陳代謝變慢,身體處理這些高油、高鹽、高糖、高辣食物的能力大不如前。
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從調整飲食習慣開始。飲食盡量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能為身體提供豐富的營養,還能促進腸道蠕動。
烹飪方式也可以選擇蒸煮燉,減少油炸、油煎。同時,要學會控制食量,每餐七八分飽即可,避免暴飲暴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