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諺語:
倘若迪拜是一個生靈,
那它必定是一個接受過千次整形手術(shù),
且心臟由金屬鑄就的怪物。
迪拜,沒去過,也至少聽過——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的最大城市。以其奢華無比的頂級購物中心、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形形色色的餐廳以及燈紅酒綠的夜總會而聞名遐邇。迪拜是廣袤無垠的沙漠與先進理念的精妙融合,讓旅行者們趨之若鶩!
迪拜,著實能夠令那些極為挑剔且見多識廣的游客都為之驚嘆。僅僅是那高達830米的哈利法塔這一建筑,便已足夠!這座城市被贊譽為奇跡,甚至被稱為 “波斯灣的巴黎”…… 然而,這一切是否有些過頭?當(dāng)然不,對于富有的迪拜居民以及前來游覽這座城市的游客而言,當(dāng)然不算過分。在他們的心目中,這個酋長國與財富、奢華以及無盡的舒適緊密相連,他們絕不肯接受低于此的標(biāo)準(zhǔn)。
然而,現(xiàn)實當(dāng)真如此美好嗎?它確實美妙絕倫、奢華無比且極具魅惑力。但其內(nèi)里卻相當(dāng)不堪,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這個。
迪拜完全是憑借石油資源在沙漠之中建造起來的。其建設(shè)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不像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那樣依靠現(xiàn)代技術(shù),而是依賴于來自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眾多廉價勞動力。
迪拜除了開采石油之外,僅僅發(fā)展了旅游與銀行。在阿聯(lián)酋,實體經(jīng)濟部門處于缺失狀態(tài)。并且,由于石油埋藏較淺,石油行業(yè)無需在開發(fā)最先進的石油開采設(shè)備方面進行投資。
而且,說得委婉些,鑒于對這件事如此輕率的態(tài)度,一旦石油儲備耗盡,迪拜很容易變成一座鬼城,因為幾乎沒人會愿意投資一個不會賺錢卻很會大手大腳花錢的城市。
此刻,我們將視角從普遍情形切換至具體情形。在迪拜,并不存在 “債務(wù)人” 這一概念。倘若一個人因身無分文而無力償還債務(wù),那么他即刻就會淪為社會的棄兒。他的公寓、衣物乃至個人物品都有被沒收的可能,而其本人則會被投入監(jiān)獄。令人遺憾的是,所有未能獲取一定物質(zhì)財富從而躋身富裕階層的人,都將面臨這般命運。
此外,根據(jù)迪拜的法律,商業(yè)上的失敗的所有責(zé)任并不落在企業(yè)所有者身上,而是落在其員工身上,實際上,員工要為此付出代價。因為,你們工作了,卻辜負了老板,那就接受懲罰。就是這樣的情況。
順便提及一下工人們的情況。迪拜的建設(shè)工程規(guī)模恢宏、工藝精巧且進展速度驚人,然而這其中也存在不利之處。建筑工人大多為來自非洲和東南亞那些最為貧困國家的移民,他們被迫在烈日的炙烤下勞作,且毫無防護措施。需知,此地白天的氣溫有時會攀升至 50 攝氏度!坦白來講,這樣的工作條件簡直非人所能忍受。
不論是游客,還是富有的迪拜居民,皆無法在這般高溫之下停留超過10分鐘。于是,公共汽車站都裝配了空調(diào)。然而,建筑工人卻被迫要在這種猶如地獄般的高溫環(huán)境下每日工作14個小時。由此,迪拜的死亡率頗高。但政府并不擔(dān)憂,因為錢可以撫平一切悲傷。
來自非洲與中東國家的無需專業(yè)技能的移民可以輕易得到工作,卻往往只能賺到最微薄的報酬。其居住條件不忍直視。在索納普爾的勞工貧民區(qū),有超過15萬人正生活于不堪忍受的環(huán)境之中。
他們當(dāng)中的許多人,有時竟連果腹的錢都沒有。可恰恰就是這些人,不斷為迪拜的存錢罐注入能量,促使其不斷增添嶄新的建筑杰作。貧民窟里的人們過著猶如桶中老鼠般的生活,而當(dāng)局卻謹小慎微地佯裝索納普爾并不存在。這著實是迪拜現(xiàn)實生活的一幅鮮明寫照。
同時,迪拜的警方執(zhí)法極為嚴(yán)格。 “法拉利” 超級跑車呼嘯而過。所有人被劃分為兩類:忠誠的公民與外國人。對于第一類遵守秩序之人,只要不生事端,都可以容忍。然而,第二類人卻始終處于極為被動的態(tài)勢:稍有差池,便可能被投入監(jiān)獄或者遭到驅(qū)逐出境。也許正是由于懲處嚴(yán)苛,迪拜幾乎不存在犯罪行為。幾乎任何事情,例如批評當(dāng)局,都可能使人喪失自由。
阿聯(lián)酋全境,而非僅僅迪拜的掌權(quán)者與富裕居民,憂心忡忡!一是,美國將不再庇佑他們免受敵對鄰邦的侵擾;二是,終有一日他們的石油資源會告罄。這不足為奇,畢竟對于那些直至昨日還被視作沙漠中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而言,并無其他的收益來源。酋長國不事生產(chǎn),也無夜間貿(mào)易之舉。他們不知曉生財之道,所以一旦石油枯竭,這對于酋長國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zāi)。
于是在迪拜,人們未雨綢繆,開始積極將資金投入旅游業(yè),以免最后一無所有。只不過,吸引游客的是富裕奢華的迪拜。但一旦等到阿聯(lián)酋的錢花光之后,誰還會來這里呢?
迪拜除了石油,還有另一種寶貴資源-水。水是沙漠居民深知其不可或缺且至關(guān)重要的資源,他們對缺水的艱難日子記憶猶新…… 但如今情況有何改變呢?在如今富裕的迪拜,水資源被肆意浪費。或許富有的市民們認為,水和石油一樣,永遠都不會短缺。
眾多露天游泳池在烈日下干涸,大片高爾夫球場綠地被無休止地澆灌,而這些球場大多無人問津,還有人造瀑布等等。水簡直就是白白流走,顯然,這與石油的情況極為相似。
有這樣一則諺語:倘若迪拜是一個生靈,那它必定是一個接受過千次整形手術(shù),且心臟由金屬鑄就的怪物。除此以外,還能作何設(shè)想呢?這個酋長國全然是人造之物,它坐落于沙漠之中,四周被一望無際的沙丘環(huán)繞。如此龐大,如此宏偉,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么極致…… 在這座城市里,萬事萬物皆為人造,甚至連人們臉上的笑容也是如此。然而,這便是那種人人都在追逐的奢華 —— 閃耀奪目,也正因如此,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才會絡(luò)繹不絕地涌入這個酋長國。
事實上,迪拜看似光鮮亮麗,其內(nèi)在卻著實令人厭惡。饑餓與貧困的生活狀態(tài)、極度惡劣的勞動條件,這些便是迪拜以及其他所有酋長國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移民們懷揣著尋求更好生活和賺取高工資的期望來此,然而他們的自由、健康以及任何自我實現(xiàn)的機會都被無情剝奪,只剩下為雇主賣命勞作的份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