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總愛念叨“少年夫妻老來伴”,覺得枕邊人是最后能抓得住的依靠。
年輕時,他替你擋過風雨,你為他熬過熱湯,日子再難,只要倆人湊在一起,就覺得有奔頭??烧娴搅似呃习耸?,才慢慢發現:枕邊人或許能陪你說話、遞杯熱水,但有些坎兒,終究得自己邁;有些難,終究得自己扛。
現代作家鐵凝說過:“老年是一段漫長的旅程,重要的不是誰陪你走,而是你自己有沒有走下去的力量?!?深以為然。人老了,別太高估枕邊人的“萬能”,真正能讓你活得踏實的依靠,其實是這些藏在自己身上的東西。
一、真正的依靠,是自己能扛事的硬朗身子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能動彈才不用看人臉色
小區李大爺前陣子摔了一跤,臥床三個月。
老伴兒一開始還天天伺候,可時間長了,老太太自己也有高血壓,端水喂藥都費勁,有時難免念叨“你這一躺,我也快熬不住了”。李大爺聽著心里不是滋味,總嘆“要是自己能下地走兩步,哪用這么難”。
老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話在老年尤其真。
你以為“他會伺候你”,可真到了行動不便,枕邊人哪怕有心,也可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他可能眼花了,喂飯會灑;他可能腰不好,扶你起床都吃力;甚至他自己也病痛纏身,顧不上你。
真正的依靠,是自己能端碗、能走路、能下樓曬曬太陽。不用麻煩誰,不用看誰臉色,想吃塊糖自己能剝開,想出門遛彎自己能邁腿,這份自在,比誰的“我養你”都靠譜。
二、真正的依靠,是手里攥得牢的養老錢,“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錢能給你不低頭的底氣
張阿姨和老伴兒一輩子省吃儉用,錢都存在老伴兒卡里。
前兩年張阿姨想換個舒服點的輪椅,跟老伴兒要錢,老伴兒卻說“湊合用吧,省錢給孫子”;后來張阿姨腰不好想請個鐘點工,老伴兒又說“我伺候你就行,花那冤枉錢”。張阿姨心里憋屈,卻沒轍——錢不在自己手里,說話沒底氣。
老祖宗早說過“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老了的“糧”,就是自己能說了算的養老錢。
你以為“倆人的錢不分彼此”,可真到用錢時,他可能想著兒女,想著“留著更重要”,未必能顧上你的需求。手里有自己的積蓄,想添件厚棉衣不用商量,想請人搭把手不用猶豫,甚至生了小病,能自己掏錢買藥、看醫生,這份底氣,誰也給不了,只能自己攢。
三、真正的依靠,是不拴在對方身上的小日子,“求人不如求己”,有自己的樂子才活得舒展
樓下王大爺退休后,天天跟著老伴兒轉:她去買菜,他跟在后面拎袋子;她跳廣場舞,他坐在邊上玩手機;她回了屋,他就守著電視發呆。
后來老伴兒去女兒家住了倆月,王大爺頓時沒了主心骨,吃飯對付,睡覺不香,見人就說“還是你大媽在好”。可老伴兒回來后,倆人反倒因為“你為啥總跟著我”吵了架。
老話說“求人不如求己”,精神上的依靠,從來不是“黏著對方”,而是有自己的小天地。
你愛養花,就琢磨著給月季剪枝、給綠蘿澆水,每天有事干;你愛下棋,就約著老伙計在公園擺局,輸贏都樂呵;你愛聽戲,就捧著收音機跟著哼兩句,日子過得有滋味。
不把“他陪不陪我”當回事,不把“他懂不懂我”放心上,有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圈子,哪怕枕邊人暫時不在身邊,心里也不空,這才是真自在。
人老了,不是說枕邊人不重要,只是別把所有指望都壓在他身上。
他或許能陪你吃頓飯,但未必能替你疼;他或許能給你遞杯水,但未必能懂你心里的悶;他或許想對你好,可老了的力不從心,誰也躲不過。
鐵凝說老年是段漫長的旅程,能讓你走得穩、走得舒坦的,從來不是別人的攙扶,而是自己腳下的力氣、手里的盤纏、心里的光。
把自己照顧好,把錢攥緊點,把小日子過得有滋味,這才是老了最踏實的依靠——畢竟,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來得實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