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印度防長率團訪華參加上合防長會議,雖然聯合聲明沒有達成,但是印度還是組團來參加上合防長會議了。當然了一是攪屎棍作用,但二來呢還是釋放了一些姿態。
6月25日,印度防長辛格抵達青島,出席上合組織防長會議。這是雙方邊境對峙緩和后,印軍高層首踏上中方土地。這一姿態與不久前印度的立場形成反差:當上合組織集體譴責以色列襲擊伊朗時,印度曾單獨宣稱“未參與討論”。
印度對華態度的轉變,背后其實有原因。現實壓力可能是推動印度調整姿態的關鍵因素。中方近期收緊稀土出口政策,直接掐住了印度高科技產業的命脈。印度媒體披露,多家企業因供應鏈斷裂陷入癱瘓,甚至聯名呼吁新德里 “別硬剛,趕緊談” 。
印度在近期與巴基斯坦的沖突中屢屢敗北,多架陣風、蘇-30和米格-29戰機被擊落,而巴方使用的正是殲-10CE戰機。這一現實迫使印度軍方開始承認:“我們需要學習別人的成熟體系”。想要發展自己的高精尖武器,根本離不開稀土。辛格此行很可能與中方探討邊境協調和軍事互信機制。
但是吧,“騎墻外交”是印度的一貫策略。新德里一邊向美國獻媚采購軍火,一邊對俄羅斯暗送秋波買石油,如今又對陣風拋出橄欖枝要稀土。這種“多方下注”的策略,注定使其態度隨時充滿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