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在朱允炆登基的第一年,有一個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朱瞻基。
因為他,朱棣決定造反登基。
所以這就注定了朱瞻基會是未來的皇帝。
隨著朱瞻基的長大,很多人的命運,也隨著他改變。
第一個被改變的人,是孫氏。
孫氏的母家和張家是鄰居,而張家的女兒,是朱瞻基的母親,是太子朱高熾的太子妃。
張家看著孫氏從小到大,實在是喜歡這個小姑娘,所以想讓她進宮。
太子妃張氏也有這個想法,畢竟夫妻情分,也要打小相處。
這個想法被朱棣認可,畢竟朱棣和徐皇后之間,就是青梅竹馬。
在朱棣的認可下,孫氏入宮教養,和朱瞻基一起長大。
只需要到了年紀,孫氏就會嫁給朱瞻基。
也是在此期間,一個女官進宮侍奉,因為出色,被朱棣重用,這個女官叫做胡善圍。
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就這么因為朱瞻基,相遇了。
朱瞻基到了年紀,朱棣開始全國遴選太孫妃。
其實這就是一個過場,因為最后的名字一定是孫氏。
可是因為胡善圍的出現,這個結果出現了偏差。
胡善圍推薦了自己的親妹妹胡善祥參選。
最終禮部的遴選結果,是無論各個方面,胡善祥都勝出孫氏一籌。
朱棣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孫氏也沒想到自己會輸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
最終,朱棣只能下詔胡善祥為太孫妃,而青梅竹馬的孫氏,只能是太孫嬪,這還是看在朱瞻基的份上。
這份陰差陽錯,所有人都認命了,但是朱瞻基不認。
這份不認命,造就了胡善祥的不幸。
胡善祥進宮后,也清楚自己不被丈夫喜歡,所以胡善祥不是給朱瞻基做妻子,而是做一個大明的太孫妃,賢良淑德,美名遠播,折服了許多人,但是不包括朱瞻基。
婚后多年,胡善祥先后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嫁人后早逝于24歲,幼女早夭于8歲。
可是當朱瞻基登基,雖然冊封胡善祥為皇后,卻是對她極盡打壓,一直抬高孫氏的身份。
可是胡善祥握緊了人心,前朝后宮都是她的靠山。
直到孫氏生下了皇長子朱祁鎮,朱瞻基召集大臣,商討如何休妻。
大臣集體反對,皇后無錯,不曾罪犯七出,沒有理由,堵不住悠悠眾口。
朱瞻基最后沒有辦法,知道在道德上沒有辦法打敗別人,所以發動玄學進攻。
朱瞻基說自己找人算命,中宮命中無子,我總不能讓自己的太子當庶子吧?
這番話從前朝傳到了后宮,胡善祥主動找到了朱瞻基,自請廢后。
朱瞻基一點也不客氣,馬上就答應了。
成了廢后的胡善祥住到了長安宮,被人成為靜慈法師。
直到胡善祥41歲去世,此時的皇帝朱祁鎮為了給自己一個好名聲,所以面子工程做的非常好。
朱祁鎮清楚,無論是在民間還是朝廷,太多人都在惋惜胡善祥,所以朱祁鎮讓胡善祥以皇后的規格下葬,并且追謚胡善祥為恭讓章皇后,還單獨為胡善祥修建了陵寢。
這些大家都看得見,也都口口相傳,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胡善祥的牌位不被供奉,就連陵寢也只是在朱瞻基的旁邊。
畢竟朱祁鎮是孫氏的親兒子,總要為親媽考慮,父母合葬,牌位一起擺放在太廟,后人敬仰。
至于胡善祥,只是一個工具人,被父子兩個利用了一生。
——《寫乎》《作家薈》關于稿酬的啟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眾號最低閱讀量≥200,稿酬5元;一個月內(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眾號閱讀量≥500的,稿酬10元;閱讀量≥1000的,稿酬15元;閱讀量≥1500的,稿酬20元;閱讀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獲贊賞金總額,5元以上者70%發放給作者,5元以下者不發放作者,留作平臺經費。
2、稿酬和贊賞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轉賬的方式發放當月稿酬。
3、要求原創首發作品,非原創首發請勿投寄。
4、《作家薈》(散文詩歌類)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寫乎》(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