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中國足協官宣伊萬科維奇下課,結束了他在中國男足為期1年零3個月的執教。6月29日,伊萬在社交媒體發文告別,言辭間滿是榮幸與感激,可這溫情的告別信,卻縫不上國足糟糕戰績留下的傷口。
2024年2月24日,伊萬接過國足教鞭,彼時球迷們滿懷期待,盼他能帶領國足走出困境,晉級世界杯。然而,現實卻無比殘酷。在他執教的14場正式比賽中,國足僅取得4勝2平8負的慘淡戰績,勝率僅28.57% ,在執教超10場的國足主帥中排名倒數第二。
世預賽堪稱伊萬執教生涯的滑鐵盧。36強賽時,國足依靠新加坡門將的失誤“躺進”18強賽,這樣的晉級方式就像是埋下的一顆雷。到了18強賽,國足3勝7負,進7球丟20球,小組第五提前無緣世界杯。0 - 7慘敗日本、1 - 2遭沙特逆轉,這些關鍵戰的潰敗,讓伊萬的執教能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臨場指揮上,他多次被詬病換人遲緩、陣型混亂,讓蔣圣龍踢后腰等操作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戰術方面,他被指僵化、保守,一味照搬歐洲理論,卻未能適應中國足球的現實,導致球隊“水土不服”。
不過,伊萬的執教也并非毫無亮點。他大膽啟用王鈺棟等年輕球員,推動了隊伍的年輕化進程,18強賽僅4名老將留隊。他主動降薪執教國足,年薪僅為阿曼時期的三分之一,這份誠意值得肯定。但這些積極之處,在糟糕的戰績面前,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伊萬下課,究其原因是未完成合同目標,足協依約單方面終止合作。其實足協曾兩次動議換帥,輸印尼后就已確定其離任。6月13日談判解約,14日凌晨他便獨自乘機離開中國,無人送別,告別方式低調,僅通過社媒發文,一代名帥在中國男足的執教生涯就這樣落寞收場。
如今伊萬下課,國足未來的路又該如何走?中方教練組或代理主帥久爾杰維奇率隊出戰東亞杯,不過這只是權宜之計。輿論普遍認為,頻繁換帥并非解決中國足球問題的解藥。中國足球需要的是重建青訓與聯賽體系,從根源上解決人才培養和賽事質量的問題,而不是將希望寄托于單一教練的更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