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農歷六月初七,老輩人說這日子可不能馬虎。民間管這天叫“天門開”,說是天上大門打開的日子。
村里老支書常念叨:“六月初七天門開,家宅安寧運自來。”這話在墻根兒傳了幾十年。
按老黃歷,這天還是“除日”,取“除舊布新”的意思,黃歷上標著“宜祈福、忌動怒”。
早年聽奶奶講,六月初七是玉帝稱帝日,神仙都聚在天上,人間得有點表示。
頭件事得“拜天公”。
過去窮,家里煮碗湯圓、蒸倆雞蛋,擺到院里供桌上。
奶奶說:“供品不用多,心誠就行,求個下半年家人平安、莊稼豐收。
”二件事要“祈風雨”。
六月天兒熱得邪乎,玉米正抽穗兒,棉花結鈴,最怕旱澇。去年這時候,鄰村暴雨沖了半畝地,減產近三成,老把式直拍腿:“要是早祈個順風雨……”三件事得“大掃除”。
舊衣裳、破家具該扔就扔,屋里屋外掃得锃亮,圖個“掃走霉運”。
我媽總說:“屋子干凈了,心氣兒才順,財神爺都愛往亮堂地兒跑。”四件事“別爭吵”。
老輩人說,這天要是紅了臉,一年的好運勢都沖散了。前年堂哥和嫂子為曬糧食拌嘴,后來秋收時打谷機還壞了,氣得他直嘟囔:“早聽老人言……”現在年輕人嫌麻煩,覺得這些講究“封建”,可村里80歲的王奶奶說:“老理兒不是迷信,是祖祖輩輩摸索出的過日子門道。”除了講究,吃的也有說法。
面條得吃,寓意“長長久久”,雞絲涼面最應景,涼爽又祛暑。還有“吃雞”,“雞”和“吉”同音,金湯燉雞咕嘟咕嘟熬著,滿院飄香,圖個“大吉大利”。江南有些地兒喝“七寶羹”,紅豆綠豆加百合,七樣豆子熬成甜羹,說是“七星高照”的意思。
省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全省最高溫35℃以上,午后雷陣雨頻繁,莊稼正需水又怕澇。老把式李大爺蹲在田埂上抽煙:“要是初七祈個好雨,玉米能多打兩斗,棉花桃兒也能結得實。
”有人覺得這些習俗“土”,可你看——曬書的老人翻著泛黃的族譜,曬的是傳承;給貓狗洗澡的主婦,圖的是“萬物沾吉”。
去年村里按老規矩過六月初七,秋收時家家糧倉都滿當,李大爺拍著糧囤笑:“老理兒還真管用!
”當然,講究也得看實際。現在打農藥、用農機,比過去省事,可老輩人那股子對生活的敬畏,不能丟。
話說回來,你們老家六月初七有啥特別的講究?是吃七寶羹,還是夜觀七星?想知道更多農時老理兒,點個關注,咱們接著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