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2025 年 6 月 25 日,微生物代謝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院士出席會議并致辭。學術委員會成員張克勤院士、鄧子新院士、陳煥春院士、陳凱先院士、郝小江院士、施一公院士、元英進院士、岳建民院士、趙國屏院士、馮雁教授、張雁教授等出席會議。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張兆國、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周永豐,以及學校相關部門、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和微生物代謝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領導及科研骨干等 70 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張克勤院士和張雁教授共同主持。
丁奎嶺在致辭中向關心和支持學校和實驗室建設發展的專家表示感謝。他指出,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微生物代謝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重組成功既是國家對學校在生命科學領域科研實力與創新潛力的高度認可,也對實驗室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破解復雜生命規律、造福人類健康和綠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將全力支持實驗室建設,希望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積極整合相關學科資源,加大科技創新平臺機制體制的改革力度,勇于創新、敢于突破、凝心聚力,推動實驗室的快速發展。他期待實驗室未來能夠推動生物學與理學、工學和醫學的深度融合,產出更多從 0 到 1 的重大原始創新和從 1 到 100 的產業技術變革,提升國際學術競爭力和引領性,為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更大的力量。
會上,鄧子新圍繞實驗室戰略意義、建設基礎、重點任務、科研成果和建設舉措等方面作實驗室建設進展匯報。肖湘等實驗室科研骨干分別圍繞微生物代謝機制、微生物群系與健康、深海微生物代謝與演化、污染物降解與環境修復、人工多酶復合體組裝等相關領域近期取得的成果作學術報告。
學術委員會專家充分肯定了實驗室秉持的國際視野、學科匯聚、優勢突破的發展戰略,認為實驗室重組后運行良好,圍繞微生物代謝基礎科學問題,面向人類健康、環境保護等國家重大需求,在有組織科研之下不斷取得新突破,在人才引育、項目布局、機制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委員們圍繞實驗室未來發展規劃開展深入研討,就發展目標、任務布局和建設舉措等內容提出多項指導性建議和意見,共同為實驗室長遠規劃和高質量建設把脈。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周永豐宣讀學術委員會聘任名單,丁奎嶺為學術委員會委員逐一頒發聘書。丁奎嶺、張克勤、張兆國、鄧子新共同為實驗室啟動揭幕。
未來,微生物代謝全國重點實驗室將在依托單位及學術委員會的共同指導下,主動對接 「健康中國」戰略、上海市生物醫藥先導產業發展和學校「大健康」、「 大海洋」戰略,打造科技創新策源高地,推動微生物代謝領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響因子(2025 年最新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