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善書者,各得右軍一體”,自魏晉之后,歐陽詢、虞世南和張旭、柳公權(quán)等人,均由“王書”發(fā)跡,取其一種風格或技巧,正因如此,后世個別新手,還有外行,認為王羲之乃是“書法鼻祖”。
這是完全錯誤的,早在漢朝,書法就已出現(xiàn),王羲之只是創(chuàng)新者,并非“開山始祖”,張彥遠《法書要錄》里面,曾記載“蔡邕受于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依據(jù)此言,蔡邕得神人傳授,為書法源頭。
這一記述略顯玄幻,實際上,西漢時期,書法剛興起,每一位巨匠,皆可用“鼻祖”形容,比如“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劉歆,書法亦是精妙至極,他出身皇族,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五世孫。
不僅博學多才,為人聰慧,極具才華,曾把圓周率算到3.1547,號稱“古學鼻祖”,王莽篡漢后,拜其為國師,因此他是中華歷史的第一位國師,至于書法,更是精彩,自幼習字,勤學苦練。
章草最優(yōu)越,既得前人技巧,又獨創(chuàng)個人之風,當時宮廷的詔令、文書,幾乎皆是劉歆所寫,特別進入“天祿閣”之后,負責整理、校訂皇宮里,珍藏的書籍、法帖等,眼界提升,思維開闊。
當時他把《六藝略》升至諸類典籍書目之首,同時增添《論語》《孝經(jīng)》《小學》,更名“六藝為九種”,并用章草抄寫,由此創(chuàng)造出,西漢唯一傳世的巨幅真跡——《草書序六藝為九種墨跡》,全卷共計2000多字。
這幅《草書序》千百年來,一直保存妥善,融合隸書筆意,點畫凝厚古樸,但不顯枯燥,用筆隨勢而變,露藏兼?zhèn)洌H為靈活,造勢也頗為險絕,極具妙趣。
曾被劉備、司馬炎、王羲之、王獻之、孫過庭、米芾、清內(nèi)府珍藏,卷內(nèi)還有諸多的名家題跋,充分證明真實性,卷首題寫“右軍之祖”4個大字。
王獻之也贊嘆:“此卷必石渠,校與時所書也,運筆沖秀雋永,骨采兼絕,行體之極則,非潛思,好學如子駿者,未易幾乎此也”,不夸張的說,此帖才是書法源頭,王羲之都得叫“祖師爺”。
可時常臨摹,學習最正統(tǒng)、最原始、最完備的草法,掌握其中技巧,若能盡數(shù)學會,之后臨摹魏晉、唐宋的作品,便有法可依,快速上手掌握,對于書法傳統(tǒng)之美的認識,也更加深入,不讓“鬼畫符”帶偏。
而今,我們對劉歆《草書序》,進行1:1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與原作毫無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經(jīng)折裝,裝裱精細,使用翻折設(shè)計,便于臨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現(xiàn)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市面罕見,獨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還原,所有字體的細節(jié)處理,全都一覽無余,見此品如見原作,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quán),侵權(quán)抄襲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