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十三日就是小暑節氣,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有俗話說得好:小暑黃鱔賽人參!因為小暑節氣正是黃鱔處于產期的時節,黃鱔為了繁殖后代,會儲備大量的營養,自然就肉質肥美,營養豐富。很多地方把黃鱔比作“地龍”,寓意它的肉和龍肉一樣鮮美。農歷六月十三日小暑節氣,別忘“吃一寶,做一事”習俗,安康順遂過夏天!
一、吃一寶
夏令之補黃鱔為首,民間有“夏吃一條鱔,冬吃一枝參”的傳統說法。鱔魚肉的滋補功效適于各種體質的人食用,黃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含鈣、磷、鋅、銅、錳、鉀、鎂等礦物質元素,黃鱔含硒量很豐富,含有黃鱔素等結合蛋白成分。很多北方朋友不太喜歡吃黃鱔,一是因為黃鱔的外觀像蛇,很難讓人特別有食欲,二是因為黃鱔處理起來比較麻煩,處理不好有腥味,吃起來很難吃。今天分享三種常見的黃鱔美食做法,這樣做出來的黃鱔非常鮮美,特別好吃,一點腥味也沒有,做法也是非常簡單的家常做法。
1、干煸鱔魚
干煸鱔魚是豫菜系傳統名肴,起源于清末周口項城,以天然黃鱔為主料,經泡、燙、炸、煸炒等工序制成。相傳1874年慈禧壽典時,被納入宮廷御膳,成品形似盤龍,外酥里嫩,兼具麻辣鮮香與醬香回甜的口感特色。
食材:黃鱔、姜、蔥、蒜、料酒、生抽、鹽、老抽、醋、糖、食用油、尖椒
做法:1、野生黃鱔鮮美不含激素,請賣家宰殺,去除內臟。黃鱔洗凈后剪成約4厘米長的段,魚身打花刀,易熟且便于入味。2、蔥、姜、蒜、辣椒都切好。3、鍋里放油,燒熱后放入大蔥段、姜片、蒜瓣、辣椒煸香。4、倒入黃鱔段,翻炒至變色。5、加入料酒、生抽、老抽、醋、糖、鹽,繼續翻炒2分鐘。6、放入開水,至與黃鱔齊平,蓋鍋,大火燒開,改中火燒10-12分鐘,至黃鱔軟爛入味。視湯汁情況調整火的大小,將湯汁收得只剩少許,撒蔥花出鍋。7、鮮香微辣,魚肉軟滑,一點點湯汁恰到好處。
2、鱔魚煲
蒜香黃鱔煲向來是餐桌上一道大受歡迎的佳肴,其醬色誘人、濃香撲鼻、入口鮮美爽滑,汁香味濃,色香味具,同時滿足視覺、嗅覺和味覺的感官享受。
食材:鱔魚、花腩、蒜、蠔油、老抽、糖、雞粉、鹽、料酒、生粉、油
做法:1、黃鱔洗凈切段,焯水,然后下鍋走油2分鐘左右,撈起備用。2、花腩洗凈切塊,焯水后走油2分鐘左右撈起。3、蒜子爆香,然后倒入鱔段、花腩爆炒,再加料酒、蠔油、老抽、糖、雞粉、鹽燜5分鐘左右。4、用生粉勾芡即可出鍋。
3、豆豉蒸鱔魚
鱔魚清蒸最能保持原汁原味了,又香又鮮,與豆豉的咸味融合,很下飯!
食材:鱔魚、豆豉、鹽、蔥、姜、生抽、
做法:1、鱔魚洗凈,外表皮有層粘膩的東西,一定要洗干凈。2、洗凈的白鱔魚改刀,按照一定的比例魚背切開,留魚肚一點不用切斷。3、裝盤搽鹽,也可以搽了鹽再裝盤。4、準備豆鼓適量,蒜頭切成蒜蓉,姜切成姜蓉。三種配料混合一起剁,剁成品。5、把剁好的材料均勻地鋪在白鱔魚上面。6、水燒開,上鍋蒸8-15分鐘,中途可以揭開鍋蓋,用筷子戳一下魚肉最厚的部位,能戳到底就代表已熟。7、蔥切成蔥花,或者蔥絲,開鍋撒上蔥花。8、大火燒開熱油均勻澆魚,然后再澆上生抽或者蒸魚豉油,豉汁蒸鱔魚就完成了。
二、做一事:防中暑
在小暑節氣到來之際,天氣炎熱,這時我們要注意防暑,平時多飲水,中午也要適當午睡,對于防暑很有益處。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