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關愛流浪動物,領養代替購買”的愛心領養活動在城橋鎮八一路英山音樂門口舉行。領養負責人馬女士表示,這是他們第二次舉辦流浪動物領養活動,目前為止已經成功領養數例,有的甚至還被領養到了海外。
這些等待被領養的流浪動物都是馬女士和她的朋友們在崇明各地救助的,那么目前這些被救助的流浪動物都生活在哪里呢?
記者在位于建設鎮偏僻一角的一家廢棄老廠房內找到了這個領養基地。目前基地內被救助的流浪狗有近100只,流浪貓有10幾只。馬女士笑著說:“一開始救助的動物數量少,還勉強能養在家中,但隨著救助的流浪動物數量不斷增加,家里有限的空間實在捉襟見肘,只能在外面租地方來安置它們。”
基地里雇了兩名工人,負責打掃衛生和喂食,而馬女士每周在工作之余都會抽空去基地看望這些“毛孩子”。“這只叫康康,一窩7只被丟棄,只有它活了下來。這只是在電影院門口椅子上救下來的,瘦得皮包骨頭。這只腿被別人打瘸了……”說起這些“毛孩子”們之前的遭遇,馬女士不禁紅了眼眶。基地內近百只流浪狗,每一只的名字她都叫得出來。
馬女士和志愿者為流浪狗剃毛
星星阿姨也是愛心救助團隊中的一員,已經退休的她一直忙碌奔波于流浪動物救助工作。“這也是一條生命,實在不忍心。”星星阿姨自己家中有20只貓、9只狗,每天還會在小區投喂流浪貓。星星阿姨說:“每個月4000元的退休工資幾乎都用在了它們身上,有些人認為我的行為是怪異的,但我覺得值得。”
星星阿姨給流浪狗清理
僅靠馬女士和星星阿姨的力量,要救助如此大量的流浪動物,無疑是杯水車薪。因此,馬女士也真誠呼吁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能為這些“毛孩子”伸出援手,歡迎前來領養,給它們一個溫暖的家。同時,她也鄭重提醒所有養寵人士:請務必為您的寵物做好絕育措施,從源頭上避免“流浪二代”、“流浪三代”的不斷產生,共同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
記者:黃汝鈺
編輯:陸海華
責編:朱競華、陸海華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