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聯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等有關方面,在網絡視聽助力中國品牌日活動創作計劃框架下,繼“品牌中國故事匯”“品牌中國公益行”活動后,啟動開展“品牌中國特色輯”活動,以短視頻形式宣傳推廣部門、地方和行業呵護品牌成長、促進品牌共享的典型案例和成效。以下是本期發布的視頻作品及案例情況。
邵東位于湘中腹地,是湖南省轄縣級市,由邵陽市代管。這座內陸小城,打造出完整的打火機產業鏈,每年生產超150億只打火機,遠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邵東打火機產業產值突破150億元,出口額達122.5億元,全球市場份額超70%。
打火機產業是典型的傳統產業,成本敏感性強,地域植根性弱,長期在全球各大“成本洼地”之間流轉。自本世紀初轉移到湖南邵東之后,逐步從一個“浮萍行業”變成“搬不走”的產業。目前,邵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打火機生產基地。邵東為何能“無中生有”成為“打火機之都”?
在培育打火機產業集群的過程中,可以提煉四方面經驗做法:
一、集群發展形成鏈式韌性。打火機雖小,但其背后卻是一套復雜的供應鏈,從引流芯、芯套、海綿三件套到電子裝置、出氣閥、印刷包材、電鍍噴漆,每一個環節都隱藏著一條產業鏈。通常情況下,一家打火機企業往往需要100多家配套商進行支持。上下游聯系緊密的產業鏈集群網絡正是邵東打火機產業保持強大韌性的重要原因。邵東打火機產業集群通過供應鏈企業的近距離密集分布,200多種打火機零配件都能在本地配套,且配套企業都在30分鐘車程范圍內,使得邵東打火機企業可以生產包括防風和直噴式打火機在內的各類產品,本地配件率達90%,降低成本30%以上。
二、企業創新極致控制成本。成本是打火機產業的“生命線”。一旦失去成本優勢,產業就很有可能轉移到勞動力更便宜的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面對日益上漲的人力成本,邵東打火機企業積極擁抱自動化和智能化。由于外采自動化裝備成本較高,當地企業開始自研自動化設備。這種以熟練工人為主體、以快速迭代為特征的“草根研發”使得整個行業普遍受益。據統計,目前邵東60%以上的打火機生產企業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自動化改造,技術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三、協會協調促進行業有序發展。在邵東打火機產業發展過程中,行業協會發揮重要作用。一是發揮信息探頭作用。打火機所需原材料價格受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影響很大,邵東打火機協會建立了氣體、金屬、塑料等原材料價格預警機制。二是發揮鼓勵創新作用。邵東打火機協會建立了新品數據庫,要求企業新品開發時備案,對相似產品予以退回。三是發揮組織協調作用。邵東打火機協會建立了行業自律機制,有效解決了產業集群內部價格無序競爭現象。四是發揮市場觸角作用。邵東打火機協會組織企業積極走出國門,在全球各地構建終端銷售渠道,打造了較為完善的全球直達銷售網絡,為邵東打火機企業出口全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政府引導提供有效公共服務。邵東市政府在2017年投資2億元成立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助力打火機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成功研制30余臺(套)新設備和新產品,形成5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此外,只要企業有困難,當地政府第一時間介入解決相應問題,保障企業有更多精力搞生產研發。針對產品質量不穩定、行業標準缺失、赴外地送檢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邵東市政府主導建設打火機檢驗檢測中心,為打火機企業提供免費或低成本計量、測試、認證等公共檢測服務,推動產業集群從“低價低質”向“高端制造”轉型。針對發展初期打火機企業普遍呈現“小而散”的情況,邵東政府積極引導星羅棋布的鄉村小作坊式企業整合成100多家打火機生產及配套企業。
邵東打火機的品牌建設工作沒有終點,始終在路上。未來,邵東將持續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邵東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資源稟賦有限的縣區發展主導產業、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有益的啟示:資源稟賦有限的欠發達縣域發展產業,能夠以政策協同激活創新動能,以集群發展構建產業鏈優勢,以差異化定位搶占市場先機,以行業自律防范發展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