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韓浩月
和潘采夫從寧波開車到紹興,去看魯迅故居,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等一路走下來,回頭卻忘記了停車場在哪里,頂著中午的太陽找了二十余分鐘,終于找到了,和阿啃約的午餐也遲到了。
阿啃是白魚書店的老板,前幾個月在深圳參加讀書月書店人大會時,經組織者綠茶介紹相識,那時便約好,到紹興時來白魚書店看看,由此白魚書店的店名便留在了心底。
午餐時,阿啃約了荒原書店老板錢華和另外一位朋友,荒原書店就在餐館的隔壁,這怎么能夠錯過。午餐結束后,去荒原書店坐了會,喝了杯錢華老板親手做的咖啡,因為要返回寧波,所以不能久留,告辭時,跟阿啃說,要去白魚書店看看,阿啃謙稱,書店有點兒小,要不還是不看了吧,那怎么行,一旦一個書店名字被記住,就一定是要去看看,哪怕就是去小站片刻,拍個照、打個卡也行。
阿啃發來書店定位,我們分別開車,約好在書店附近停車場集合,導航到達之后,發現書店就在魯迅故居附近,我和潘采夫找不到停車場而不得繞圈的時候,就能路過書店所在區域,早知如此,就先來白魚了。
白魚確實不大,但氣質頗佳,鋼結構的房子,落地玻璃門窗,一個細長條的原木板上,用黑字書寫著“白魚書店”四個字,店招牌旁邊,是一個實木的三層柜子,柜子上放置一個看不懂是河馬還是恐龍的綠色絨布玩偶,店外懸掛著一幅海報,內容是阿啃主講的課程:《少年讀魯迅——于21世紀重逢大先生》。
和別的書店最大的不同是,白魚書店的店內,布滿了拍攝設備,高腳架,補光燈,一應俱全,要不是店內還有大量圖書,這里會被誤認為這是個攝影棚,阿啃解釋說,他們平時會在這里直播,很多書,是通過直播賣出去的,這意味著,白魚不僅是紹興的本土獨立書店,也成了一家面向全國讀者的線上書店,現在許多書店都在這么做,以彌補實體店營業額的不足,但像白魚這樣,把線上業務比例做得如此之重要,還是頗為少見的。
白魚書店由兩間房子組成,除了外面那間像攝影棚的房子,里面還有一間排滿書架的房間,相較而言,里面房間的格局,更有獨立書店的氣質,一手抓品質,一手抓生存,一面是理想主義,一面是好好活下去,這或是當下書店必須要面對的折衷主義吧,作為讀者,要多多理解獨立書店生存不易,鼓勵書店想方設法活得好一些,漂亮一些。
在白魚書店,毫不意外地也發現了一只書店貓,問阿啃貓的名字,阿啃說它叫“白居易”,白魚書店的貓,名字叫“白居易”,這么聯系起來,確實天經地義。在網上看到有書迷探店時,說這只貓很親人,是只很負責的“店長”,但我們去的時候,正是適合午后昏睡的時刻,我叫了它幾聲“白居易”,它懶懶地看了我一眼,翻過身去繼續睡了,要不是我們告別要走,我是打算和它多聊會的。
在白魚書店,我和潘采夫各自買了本書,潘采夫買了本《中國兒歌》,不明白他為啥買這本,我買的是巫昂所著《如你所見》,買這本書是因為,書的內容在她的公號刊發時,時常被我讀到。這是一本書信體作品,打開后,看見巫昂的題詞和簽名,扉頁上寫著:“如果我還殘有一個針尖那么多的愛,我將毫不猶豫地將它刺向你的心”,我把書舉向蔚藍的天空,拍攝了書影發給了巫昂的微信,她很開心,說給白魚書店簽了200本。
白魚書店所處的位置,像是在一個文藝氣息頗濃的商業街區,它把守于街區首家,進來就可以看到,除了書店,還有幾間房子供書店員工使用。書店對面,是阿啃造的一條長長的人工魚池,里面有金魚在悠閑地游著,看見魚池旁邊放著幾把休閑椅,那會兒我想,工作累了,端杯咖啡坐這兒看會魚發會呆,也蠻好的,當個可以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書店員工,也蠻好的。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680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