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號,2025年又過去了一半,你的房子買了嗎?下面就基于中指研究院、安居客等平臺,來分析下洛陽上半年的房地產行情及走勢。
7月1日 星期二
天氣
小雨 23~31℃
限行
限行尾號:不限行
洛陽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分析
今天是7月1號,2025年又過去了一半,你的房子買了嗎?下面就基于中指研究院、安居客等平臺,來分析下洛陽上半年的房地產行情及走勢,因為6月剛過完,數據還沒有更新,下面我們主要分析1-5月的數據:
2025年1-5月洛陽房價月度漲跌幅:1、新房價格變化
1月:均價7,199元/㎡,環比持平(無漲跌)
2月:均價7,199元/㎡,環比持平
3月:均價7,199元/㎡,環比持平
4月:均價7,179元/㎡,環比下跌0.28%
5月:均價 8,036元/㎡,同比上漲0.16%
1月:均價7,189元/㎡,環比下跌1.48%(較2024年12月)
2月:均價7,259元/㎡,環比上漲0.97%
3月:均價7,359元/㎡,環比上漲1.38%
4月:均價7,533元/㎡,環比上漲2.37%
5月:均價8,136元/㎡,環比上漲0.10%
安居客百城二手房掛牌量同比變化
洛陽房地產趨勢總結與數據解讀:
1、新房市場:
1-3月價格高度穩定,4月起出現小幅下跌,5月延續弱勢。
新房上半年成交低迷:5月新房成交僅805套,環比下跌30.48%,主要是近幾年洛陽拿地開發商太少,新房供應不足所致。
2、二手房市場:
1-4月呈波動上升(除1月下跌外),但5月漲跌信號分歧:
區域分化明顯:洛龍區均價超9,000元/㎡,而瀍河、澗西等區同比跌幅超20%。
核心結論
月份
新房價格
新房漲跌幅
二手房價格
二手房漲跌幅
1月
7,199元/㎡
→ 持平
7,189元/㎡
↓ 1.48%
2月
7,199元/㎡
→ 持平
7,259元/㎡
↑ 0.97%
3月
7,199元/㎡
→ 持平
7,359元/㎡
↑ 1.38%
4月
7,179元/㎡
↓ 0.28%
7,533元/㎡
↑ 2.37%
5月
7,179元/㎡
→ 持平
7,231元/㎡
↓ 0.56%
2025年1-5月洛陽房價整體趨冷:新房價格穩中微降,二手房前4個月反彈后5月轉弱,市場交易量收縮顯著(如5月新房成交805套,為年內低點)。建議關注區域分化(如洛龍區抗跌性強)及政策動向。
上半年中國房地產行業數據大揭秘
那么國內其他城市上半年房地產行情怎么樣呢?中指研究院近日發布上半年中國房地產行業數據,具體如下:
市場供求:2025年以來,核心城市新房市場整體平穩。一季度延續修復,二季洛陽度邊際轉弱。二手房在“以價換量”下成交持續增長。受供給減少與銷售回暖影響,重點城市新房可售庫存下降,出清周期縮短。
房價:2025年1-5月,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下跌2.88%,其中5月環比下跌0.71%,跌幅擴大。同期,受優質改善項目帶動,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上漲0.97%。
土地市場:截至6月25日,300城宅地出讓金同比增長24.5%,但成交面積下降約7%。TOP20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占全國66%。一季度,北京、杭州、成都多次刷新地價,推動3月300城平均溢價率達18%。二季度以來,地塊供應減少、房企趨于審慎,土地市場降溫,央國企仍為主要拿地主體。
政策展望:今年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穩地產被視為關鍵支撐。6月13日國常會提出“多管齊下穩定預期、激活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釋放積極信號。預計下半年將加快落實專項債收購閑置土地、收購存量商品房、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等政策,城市更新相關金融支持也將持續推進。
市場展望:上半年新房銷售面積降幅收窄,核心城市表現出韌性。但居民收入預期、房價預期及優質供給仍偏弱,二手房對新房“替代效應”明顯。考慮去年四季度政策帶動銷售基數抬高,預計下半年新房銷售降幅擴大,全年增速或低于中指年初中性預測。結構性機會集中于“好城市+好房子”。供給端方面,受銷售波動與高庫存影響,開工和投資仍將承壓。
(一)市場供求:上半年房地產成交整體平穩,重點城市新房市場一季度延續修復態勢,二季度以來有所降溫
圖:2015年以來全國新建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以及銷售額同比增速
全國新房銷售:
在低基數作用下,2025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降幅較去年明顯收窄,但較1-4月小幅擴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銷售面積為3.5億㎡,同比下降2.9%,比1-4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
銷售額為3.4萬億元,同比下降3.8%,降幅較1-4月擴大0.6個百分點;
其中住宅銷售金額下降2.8%,擴大0.9個百分點。
現房銷售優于期房:
2025年1-5月,現房銷售為1.3億㎡,同比增長13.2%;期房銷售為2.3億㎡,同比下降10.0%。
現房銷售占總銷售面積的35.6%,較2024年全年提升4.8個百分點,顯示市場更偏好現房。
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月度新房成交走勢
重點城市新房市場:
市場分化延續,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整體平穩。
一線城市在優質供給和剛需支撐下保持活力,盡管二季度有所降溫,但上半年銷售面積同比均增長:
北京、上海同比增長約4%;
廣州增長16%;
深圳在低基數下同比增長超30%。
核心二線城市中:
杭州上半年同比增長6.0%;
成都增長4.9%,市場活躍度尚可。
但城市間走勢分化仍明顯,部分城市仍面臨調整壓力。與此同時,重點城市供應縮量、可售面積普遍回落,出清周期縮短,市場持續去庫存階段。
圖:2025年1-5月重點30城商品住宅各面積段成交套數占比
新房成交特征:
2025年以來,核心城市改善型項目加快入市,帶動改善性需求持續釋放。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高總價項目去化表現良好。
據中指監測,2025年1-5月30城中:
90-120㎡戶型成交占比約40%;
120-144㎡戶型成交占比首次達到30%,改善型產品成為市場主流。
成交結構變化:
與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1-5月30城中超7成城市120㎡以上戶型成交占比提升:
21個城市中,120-144㎡戶型占比提升,
其中東莞、紹興、青島提升超5個百分點,
上海、南京、長沙等提升超3個百分點。
20個城市中,144㎡以上戶型成交占比增長,
泉州、揚州、無錫、蘇州、合肥等地提升最明顯,改善需求釋放穩步推進。
圖:北京、深圳、成都、杭州二手房月度成交走勢
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
延續“以價換量”趨勢,但5月以來市場動能減弱。
截至6月25日,今年上半年:
北京、上海、成都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增長超20%;
深圳同比增長超30%。
但隨著教育需求釋放完畢,5月以來市場熱度下降。
6月截至25日,北上深二手房成交套數同比下降約9%:
上海因去年基數高,同比回落;
北京基本持平;
深圳仍保持正增長。
二線城市中,僅成都、廈門等少數核心城市仍保持同比增長。
(二)價格水平:1-5月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2.88%,3月以來環比跌幅有所擴大;改善型樓盤入市帶動1-5月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上漲0.97%
圖:2021年以來百城新建住宅、二手住宅價格環比變化
二手住宅:
2025年1-5月,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下跌2.88%,較去年同期跌幅收窄0.03個百分點。
1-2月延續去年四季度的溫和下跌態勢;
3月以來環比跌幅擴大,5月環比下跌0.71%,市場持續“以價換量”。
新建住宅:
在改善型項目入市帶動下,1-5月百城新房價格累計上漲0.97%,但漲幅較去年同期收窄0.12個百分點。
居民對居住品質需求提升,推動改善型住房需求釋放,開發商聚焦高品質產品,帶動價格結構性上漲。
圖:2021年以來百城新建住宅、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變化
新房漲跌城市數量:
2025年1-5月,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月度環比下跌城市數量保持在40-60個之間,整體較為平穩。
二手房漲跌情況:
一季度,僅成都等少數城市二手房價格出現階段性上漲,其余城市普遍下跌。
4-5月,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全部下跌,短期內價格仍承壓。
(三)土地供求: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幅超兩成,TOP20城市出讓金占全國比重升至66%
300城土地市場:
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競爭激烈,推動出讓金顯著增長,但成交面積下降,5月以來溢價率回落。
中指數據顯示:
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超20%,
平均溢價率為10.3%,較去年同期提升6.2個百分點。
房企拿地更聚焦核心城市,TOP20城市出讓金占全國66%。
土拍熱度集中在北上深、杭州、成都等核心優質地塊,普遍實現高溢價;而核心城市郊區及多數城市土地市場較為平淡。
表: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300城各線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和成交相關指標同比變化
不同梯隊土地市場表現:
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一二線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明顯,三四線城市表現持續疲軟,分化加劇。
一線城市房企投資積極,住宅用地供應和成交面積同比均增長,出讓金同比增長47%。
二線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加大,杭州、成都土拍熱度高,是房企重點布局區;多數二線城市土拍平穩,推出面積基本持平,成交面積和出讓金分別增長15.7%和36.5%,平均溢價率14.3%。
三四線城市住宅用地供應和成交面積繼續縮減,平均溢價率較低。
城市集中度明顯提升:
上半年TOP20城市出讓金占全國66%(2024年全年為51%)。
共有15個城市宅地出讓金超百億元,除南通、鎮江外均為核心一二線城市。
杭州、北京涉宅用地出讓金均超千億元,杭州出讓金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圖:2023年以來300城住宅用地月度和季度平均溢價率走勢(6月截至25日)
平均溢價率走勢:
2025年上半年住宅用地溢價率整體高于去年同期,但二季度以來回落明顯。
一季度,核心城市加快優質地塊供應,房企積極競拍,北京、杭州、成都多次刷新地價紀錄,300城住宅用地平均溢價率達13.4%。
二季度尤其5月起,熱點城市核心地塊供應減弱,房企投資趨于審慎,市場降溫。
5月平均溢價率降至6.7%,僅上海、杭州、成都部分地塊競拍活躍,其余多以底價成交。
6月截至25日,300城平均溢價率進一步降至4.4%。
表: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宅地出讓金超百億城市平均溢價率變化(全市)
具體城市土地市場表現:
上海、杭州、成都土拍熱度較高,房企布局積極:
上海上半年出讓宅地28宗,21宗溢價,7宗溢價率超30%,2宗超40%。
5月31日,徐匯東安新村第三宗地塊以341.35億元協議出讓,三宗地累計出讓金達523.03億元,刷新全國地價總價紀錄。
杭州出讓宅地63宗,47宗溢價,26宗溢價率超40%。一季度三次刷新地價紀錄,最高單價達88029元/㎡。二季度優質地塊仍有溢價,但平均溢價率下降,6月臨平、錢塘4宗地中3宗底價出讓,平均溢價率僅0.3%。
成都出讓宅地49宗,25宗溢價,11宗溢價率超30%,5宗超40%,錦江區柳江街道包江橋社區地塊溢價率高達106%。
北京、蘇州、寧波等地優質地塊房企競拍積極,但市場分化明顯:
北京出讓宅地22宗,9宗溢價,3宗溢價率超20%。一季度兩次刷新地價紀錄,最高樓面價102347元/㎡。二季度地塊質量一般,多底價成交。
蘇州出讓宅地35宗,12宗溢價,東板橋河西地、吳中區蘇地2025-WG-Z09號地塊溢價率分別為45.3%和39.3%。6月僅出讓3宗地,吳中區2025-WG-Z09號地塊競爭激烈,溢價率39.3%。
武漢、南京、鄭州、天津等城市土地市場調整,絕大多數地塊底價出讓,庫存大,房企投資謹慎。
表:重點城市2025年上半年高溢價成交地塊(截至6月25日)
拿地企業格局:
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央國企仍為拿地主力,地方國資占比持續下降。
22城累計拿地金額中,央國企占58%,北京、上海、廈門央國企占比均超70%。
地方國資占比僅14%,較2024年全年下降18個百分點,顯示地方平臺托底能力減弱。
民企占比提升至21%,較2024年增加4個百分點,其中濱江補倉力度大,推動民企拿地占比上升。
表:2025年1-5月拿地超200億房企布局前十城市占比
重點房企布局城市:
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為房企重要布局城市。
2025年1-5月,8家房企拿地金額均超200億元。
其中5家房企拿地最多的城市是北京,3家以杭州為首選。
中海在北京和杭州拿地金額占比達73%,建發、華潤均超50%,綠城在杭州拿地金額占比超50%。
整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積雖持續縮減,但降幅低于10%;優質地塊供應增加推動出讓金同比大幅增長。短期內,房企更注重項目安全與盈利,北上深杭等核心城市核心地塊因稀缺性仍頻現高溢價,成為爭奪焦點,但高價地帶來開發風險。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多以底價成交為主,部分城市可能通過優化供地結構和降低起拍價吸引投資。
(四)開發投資:1-5月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下降10.7%
圖:2015年以來房地產和住宅累計開發投資及其同比增速
房地產開發投資:
2025年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3.62萬億元,同比下降10.7%,降幅略有擴大。
其中,住宅開發投資額為2.77萬億元,同比下降10.0%,占比76.5%。
圖:房企到位資金同比增速及2025年1-5月各項資金來源同比增速對比
房企到位資金:
2025年1-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4.02萬億元,同比下降5.3%,降幅較1-4月擴大1.2個百分點,資金壓力加大。
資金構成:
國內貸款6679億元,下降1.7%,占比16.6%;
利用外資16億元,增長49.0%;
自籌資金1.37萬億元,下降7.2%,占比34.2%;
定金及預收款1.19萬億元,下降5.0%,占比29.7%;
個人按揭貸款5645億元,下降8.5%,占比14.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