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人開心最重要,做機器人呢?”
文|云舒&小魚
編輯 | 小白
出品|極新
6月重點關注:
1、六月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事件152起,披露金額120.16億人民幣。
2、億級人民幣以上金額的投資事件共23起 。
3、六月人工智能領域有1起IPO事件。
4、在所有融資事件里,除去股權投資,占比最高是種子輪融資,共38起,占比25%。
01六月人工智能市場發生投融資事件152起,披露融資金額120.16億元
根據烯牛數據,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152起,披露融資金額120.16億元,位居全行業融資金額第二位,第一名為先進制造行業,共145.02億元。與5月份相比,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事件增加了27起,披露融資金額增加了一倍,未披露融資金額的事件共58起。
除IPO、收并購、股權轉讓、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和新三板事件外,最大一筆為乘用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地平線機器人」的46.74億港元的Post-IPO輪融資。
與2024年同一時期相比,投融資事件數量增加了71起,融資金額上升了93%。
圖一:2024年6月-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事件數量及披露金額(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等)
各細分領域里,數字化與數智化領域投融資事件數量位于首位,共20起,占比13%;AI技術研發領域排名第二,共14起,占比10%;具身智能和智能機器人領域投融資事件為14起,位列第三,6月機器人與具身智能領域投資熱度不減。
左:圖二: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事件各細分行業統計(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右:圖三: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領域投融資事件統計(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從融資輪次來看,除去收并購、股權融資、股權轉讓、新三板定增和IPO事件外,在6月152起投融資事件中完成種子輪/種子輪+融資的企業數量最多,共38起,占比25%,B/B+輪融資事件9起、C/C+輪融資事件2起、D/D+輪融資事件2起。
圖四: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事件輪次分布(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B/B+輪、C/C+輪、D/D+輪融資事件分別為:
圖五: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B/B+輪投融資事件(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圖六: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C/C+輪投融資事件(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圖七: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D/D+輪投融資事件(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6月有1起IPO事件和1起Post-IPO事件。6月30日,云知聲(HK:09678)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其開盤漲0.1%,總市值145.6億港元。這意味著,云知聲正式成為“港股AGI第一股”。
據了解,從2020年11月,云知聲向上交所遞交招股書,沖刺科創板“AI語音第一股”;再到2023年,云知聲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沖刺港股IPO。如今,經歷五年的IPO沖刺,云知聲終于敲開港交所大門。
圖八: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IPO事件(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6月12日,地平線機器人-W(HK09660,股價7.15港元)宣布,現有股東將以每股6.93港元的配售價配售6.81億股現有股份,占配售及認購完成后公司擴大后股本的約4.9%,配售價為每股6.93港元,較6月11日收市價7.44港元,折讓約6.85%。公司此次配售募資凈額約46.74億港元,將主要用于加速業務擴張、投資于研發以進一步提升科技實力,以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圖九: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Post-IPO事件(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從融資金額來看,除未披露事件,百萬級投融資事件數量最高,為39起,占比26%。1-10億級投融資事件共20起,相比5月減少了1起,但金額在10億以上的投融資事件有3起。
圖十: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金額占比統計(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圖十一: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金額億級人民幣以上事件統計(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02
本月重點融資事件
向上滑動閱覽事件詳情
1、君信資本出資1億元領投為旌科技A2輪融資,助力公司加快端側AISoC芯片國產替代步伐
6月3日,國內領先的端側AI SoC 芯片設計企業 ——上海為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為旌科技”)完成A2輪融資首次交割,君信資本出資1億元,支持公司高端智慧視覺芯片量產、加大智能駕駛芯片研發投入,進一步推動公司高端 SoC 芯片的國產化進程。在本輪之前,為旌科技已獲得深創投連續四輪投資,且獲得了華業天成、元璟資本、臨芯投資、明勢創投、臨港科創投、金浦投資等國內知名半導體投資機構的持續投資。
為旌科技成立于2020年,聚焦端側AI SoC芯片的研發與創新,以視覺和AI技術作為技術底座,打造業內一流的端側芯片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智慧視覺、智能駕駛和機器人等各類豐富的智能終端產品。公司創始團隊來自海思、中興微和高通等公司,創始人鄭軍擁有豐富的芯片行業經驗,曾擔任海思上海分部部長和 Kirin 芯片及技術開發部副部長(主持工作),成功完成Kirin920 到Kirin990 5G 等Kirin全系列芯片交付,支撐華為中高端品牌手機的成功商用。(愛集微)
2、像真人一樣對話,AI電話數字員工公司「Whobot」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6月4日,AI電話數字員工公司「Whobot」(呼波特人工智能)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金沙江創投領投,向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所獲資金將投入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關鍵環節。
Whobot成立于2023年,是專門針對通信場景,為企業提供智能化一站式解決方案的數字員工使用平臺。通過自主研發智能語言大模型、語音交互系統和實時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WhobotAI數字員工旨在用AI迭代人工,打破對話與執行的壁壘,為企業帶來轉化效率提升。Whobot產品正式上線僅一年,現有團隊13人,已簽約百余個客戶,正式客戶續約率達100%。
區別于傳統的電銷平臺或Saas平臺,Whobot能夠降低人工電話成本,不受限于人類作息,并基于企業提供的服務電話,提供包含意向挖掘、線索加微、產品銷售、熱線接聽、服務溝通五大產品體系。(36氪)
3、浦東科創集團、海望資本參投,中祥英完成3億元A輪融資
6月6日,北京中祥英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祥英”)正式宣布完成3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海望資本、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北京光電融合產業投資基金、青島初芯海屏股權投資基金等多家投資方共同助力。
作為京東方(BOE)旗下專注于為泛半導體行業提供工業軟件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中祥英憑借京東方30多年生產制造運營積累的行業Know-How,構建了半導體智能工廠軟硬件一體的整體智能工廠解決方案。
目前,中祥英已服務包括半導體、顯示、光伏、PCB/SMT、食品等在內的12個重點行業,涉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節能減排等10大領域,服務客戶數超300家,累計申請專利超200件(2025年新增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超83%),獲得軟著130余件。(海望資本)
4、卓馭獲北汽產投與廣汽資本投資,合計數億元
6月6日消息,卓馭科技(原大疆車載)對外融資近期取得新進展,增加北汽產投與廣汽資本兩大投資方,合計金額達數億元。同時,卓馭還在持續洽談其他融資事項,此前曾傳出一汽擬控股卓馭,據了解,雙方仍在接觸,但目前并未就該方案達成一致,其投資事宜還在推進中,一汽的投資占比也尚未敲定。(晚點Auto)
5、本末科技完成數億元B輪及B+輪融資,加速機器人與直驅技術產業化落地
6月6日消息,「本末科技」已完成B輪及B+輪融資,累計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本次融資由北京市先進制造和智能裝備產業投資基金領投,北京市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順禧基金、聯想之星聯合跟投,星辰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大方向:面向新興需求的電機柔性化設計和生產,繼續提升直驅關節模組規模化交付能力,加速機器人產品開發迭代與多場景商業化落地。(36氪)
本末科技輪足機器人
6、VAST 完成數千萬美元 Pre A+ 輪融資
6月10日消息,AI 3D 生成模型公司 VAST 近期完成數千萬美元 Pre A+ 輪融資,由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領投,靖亞資本跟投。VAST 此前投資股東包括綠洲資本、達晨財智、春華創投、英諾天使基金、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等。
VAST 成立于 2023 年 3 月,最早有聲量是當年 10 月在 GitHub 上線的開源項目 Wonder 3D,可以根據單張 2D 圖片生成 3D 模型,3 個月內獲得近 4000 顆星。次年 2 月,VAST 上線了第一個產品 Tripo,可以同時用文字描述和圖像來生成 3D 模型。
如今,VAST 已正式發布全球首個 AI 3D 工作臺 Tripo Studio,系列模型 Tripo 也即將更新至 3.0 版本。根據公司介紹,二者搭配可將 3D 建模從人工時代的 15 小時縮短至 6 分鐘。(晚點)
7、第四范式前高管創業做AI玩具,獲近千萬美元融資
6月11日,貝陪科技宣布完成Pre-A輪投資,由順為資本獨家投資。此前公司曾獲得由五源資本投資的天使輪融資和由青山資本獨投的天使+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近千萬美元。
創始人兼CEO黃纓寧擁有北京大學人工智能專業和兒童心理學雙學位,曾是阿里巴巴P10級別高管,前第四范式AIOS總經理。
貝陪科技打造了AI玩具品牌“可豆陪陪”(KidoPally),并于今年4月底推出了首批AI玩具產品——友愛兔和好奇熊。
貝陪科技將兒童心理學與教育學理論融入產品設計,并構建了適合兒童的個性化AI模型,具備連續記憶、情感識別和個性化對話等能力,還可以基于兒童行為數據動態生成教育內容,寓教于樂。
團隊方面,貝陪科技團隊的核心成員具備硬件設計、算法優化、內容生產的全鏈路研發能力,這樣的團隊配置在業內并不多見。(智能涌現)
8、“帕西尼”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6月13日,“帕西尼”完成新一輪數億元A系列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TCL創投、毅達資本、尚頎資本、基石資本、商湯國香、中信里昂、湖南財信產業基金、鈞犀資本在內的多家機構聯合投資,庚辛資本中國擔任獨家戰略財務顧問。此次募集資金將重點用于觸覺感知核心技術迭代、具身智能多模態數據規模化采集、具身智能大模型的研發以及產線擴張,全力推進“帕西尼”下一階段的發展戰略。(36氪)
9、「宇樹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額近7億元,估值超120億元
6月19日消息,機器人獨角獸宇樹科技近期完成了 C 輪融資,由中國移動旗下基金、騰訊、錦秋、阿里、螞蟻和吉利資本共同領投。宇樹科技本輪融資金額接近7億元人民幣,投后估值超120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宇樹科技已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約259.4萬人民幣增至約288.9萬人民幣,增幅約11%。
公開資料顯示,宇樹科技成立于2016年,創始人為王興興。目前,宇樹科技有四足機器狗和通用人形機器人兩大系列產品。
作為具身賽道的龍頭,宇樹至今已完成9輪融資,獲得了順為資本、紅杉中國、深創投、經緯創投等一眾機構的加持,其估值在2024年9月的C輪融資后就已達到80億元,躋身獨角獸之列。
宇樹科技或許是行業內少數能實現盈利的具身智能企業。公司早期投資人、SevenUp Capital創始人趙楠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自2020年以來,宇樹科技的財務報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狀態。(AI硬糖)
10、押注「無人駕駛+無人換電」,伯鐳科技完成B2輪數億元戰略融資
6月19日消息,露天礦山電動無人駕駛企業伯鐳科技近日完成數億元B2輪融資。這輪融資由水木資產、九智資本與道生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跟投,將被用于大噸位充換電一體無人駕駛礦卡產品的開發、礦卡制造中心的建設及海外市場拓展。
伯鐳科技成立于2015年,企業最初專注于低空經濟,2018年進入礦區無人駕駛這條賽道。在礦區無人駕駛領域深耕多年,如今伯鐳科技的解決方已案覆蓋煤礦、金屬礦、建材礦等所有礦種,并在內蒙古大唐東二礦、新疆某露天礦、中建材南方水泥等20余家大型礦企實現了規模化落地。(投資界)
11、百度元老創業12年,IPO來了
6月20日消息,專注圖模融合技術的產業級AI智能體提供商北京海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致科技)完成3.5億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產業升級基金、北京人工智能基金等,投后估值為33億元。
6月17日,海致科技遞表港交所,招銀國際、中銀國際、申萬宏源擔任聯席保薦人。
百度元老任旭陽下場創業,再加上海致科技自身技術壁壘,公司接連獲得諸多知名投資機構及產業基金青睞,如IDG、高瓴、君聯資本、中網投、北京人工智能基金、上海人工智能基金等。
此次赴港IPO,海致科技計劃將募資用于研發以強化圖模混合技術;優化Atlas智能體;增強和擴大與客戶的合作、探索新應用場景、拓展海外市場;戰略投資、合并及收購等。
創始人出身百度且經驗豐富,成立不到半年的海致科技,就接連獲得百度七劍客之一徐勇博士旗下億方資本,以及BAI、IDG資本等機構的A輪系列融資。海致科技接下來兩年內的B輪、C輪融資,均獲得IDG持續押注。高瓴則在2014年成為海致科技股東后,同樣持續多次下注。(投中網)
12、投資7.54億元!谷歌與這一企業簽約發展AI眼鏡
6月23日,谷歌公司已簽署協議,將向韓國時尚眼鏡品牌 Gentle Monster 投資約 1450 億韓元(折合人民幣7.54億元)。Gentle Monster 同時也是谷歌即將推出的 AI 眼鏡的設計方之一,雙方正處于談判的最后階段,該交易將使谷歌獲得這家眼鏡公司 4% 的股份。
這項投資凸顯了谷歌的雄心壯志,在十年后重返智能眼鏡市場之際,希望將其預計于 2026 年發布的 AI 眼鏡打造為一款時尚單品,而不僅僅是一款科技設備。
據悉,Gentle Monster 由 Kim Hankook 于 2011 年創立,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在亞洲和美國都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奢侈品牌。其前衛的鏡框和輪廓設計在 Z 世代中廣受歡迎。它也是一個備受全球名人青睞的品牌,其中包括美國歌手 Kendrick Lamar 和模特 Gigi Hadid。
2024 年,Gentle Monster 的運營商 II Combined Co. 的營收達到 7891 億韓元,其中全球銷售額占 38%。其營業利潤超過 2000 億韓元,是前一年的兩倍。
谷歌此次投資對 Gentle Monster 的估值為 3.6 萬億韓元,約為其 2020 年首次躋身獨角獸公司(指企業價值達 1 萬億韓元或以上的公司)行列時估值的三倍。(kedglobal)
13、AI內容商業應用智能體平臺「筷子科技Kuaizi」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6月23日消息,AI內容商業應用智能體平臺筷子科技(Kuaizi.ai)近日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于內容商業AI智能體與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并加速全球化布局。本輪由B1及B2輪組成,B1輪由金沙江創投、海珠城發、明輝懿德、海南比芯投資;B2輪由追遠創投、海珠城發、賽意產業基金和清智資本聯合投資。非凡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筷子科技成立以來專注于用生成式AI為全球品牌和商家提供內容商業解決方案,圍繞"編拍剪投管"核心鏈路構建一體化AIGC平臺。公司已服務全球超8500家企業,業務覆蓋800多座全球城市,累計生成分發超過8000萬條商業視頻,目前已啟動數億元C輪融資。(投資界)
14、非夕科技完成C輪億級美元融資,詠歸基金、廣發信德聯合領投
6月23日消息,非夕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公司已完成C輪億級美元融資。據悉,C輪投資由詠歸基金、廣發信德聯合領投,洪泰基金、華控基金等跟投,同時老股東高榕創投、eGarden Ventures、Mfund魔量資本持續跟投。此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擴產、研發及生態拓展。
成立于2016年的非夕科技,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通用智能機器人公司,由斯坦福大學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實驗室核心成員創立。非夕首創“自適應機器人”這一新品類,以“仿人化”為核心理念,將人類“手感”抽象為極致的力控能力,將“手眼協調”的行為模式轉化為機器人具備泛化操作能力的層級式智能系統,大幅提升機器人復雜工況的應對能力、工藝的通用性與適應性。(投資界)
15、哈啰Robotaxi業務完成超30億元融資,引入螞蟻集團、寧德時代戰略投資
6月23日,由哈啰、螞蟻集團、寧德時代通過旗下投資主體共同發起成立的“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滬注冊,公司注冊資金12.88億元人民幣,將專注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安全應用和商業化落地。“造父”是中國歷史上著名善御者,具有高超的駕車技藝。新公司由上海云玚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螞蟻集團)、上海鈞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啰)、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問鼎投資有限公司(寧德時代)共同持股,三方首期合計出資超過30億元。(36氪)
16、11億,今年最大機器人單筆融資刷新
6月23日消息,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銀河通用”)宣布完成人民幣11億元融資,由寧德時代上市公司戰投及溥泉資本領投(CATL Capital),北京機器人產業基金、國家開發銀行國開科創、紀源資本跟投。
從金額上,11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刷新了具身大模型機器人領域單筆融資和累計融資額雙紀錄,這不光顯示資本對銀河通用的高度認可,更意味著具身智能賽道已經從淺灘逐步邁向深水區,一方面是規模化和產業落地已開始加速,另外一方面也代表行業資源或開始向頭部整合。
就在前幾日,銀河通用聯合博世集團旗下博原資本聯合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博銀合創”,將專注于復雜裝配等核心制造場景,推進具身智能在全球工業制造等場景的規模化落地。(投中網)
17、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魔視智能」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
6月24日消息,國內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魔視智能(Motovis)宣布獲得浙江美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677)的投資,順利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
魔視智能MOTOVIS專注于自動駕駛和高級輔助駕駛,以領先的人工智能算法,賦能嵌入式芯片平臺,致力于向主機廠及行業客戶提供軟硬一體的自動駕駛全棧式量產產品,持續引領自動駕駛的研發和量產落地,賦能每一輛汽車。
魔視智能持續致力于整合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汽車電子系統成功經驗,打通傳統汽車智能化的技術鴻溝,開啟汽車的人工智能大腦。公司總部位于上海張江,在澳大利亞設有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深圳、武漢和蘇州設有研發中心,在南通設有制造基地。(投資界)
18、“易控智駕”完成超4億元D輪融資,溥泉資本及寧德時代領投
6月24日,“易控智駕”宣布完成超4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寧德時代通過旗下唯一的產業投資平臺溥泉資本(CATL Capital)和自有資金領投,方廣資本、獵鷹投資旗下星奇基金、中際控股、同力股份、華測導航等戰略產業方和投資機構聯合投資,資金將重點用于無人駕駛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及澳洲等海外市場的國際化布局。據介紹,截至目前,“易控智駕”部署了約1500臺無人礦卡車隊,國內市場占有率近50%。(36氪)
19、靈寶CASBOT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
6月26日,人形機器人品牌靈寶CASBOT宣布完成近億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藍思科技領投,天津佳益以及老股東國投創合、河南資產跟投。
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推進產品量產、技術研發迭代以及市場拓展,持續強化公司在“技術領先+商業化領航”的核心競爭優勢。
創立于2023年底的靈寶CASBOT,專注于研發面向場景落地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產品。其核心團隊匯聚了來自全球頂尖高校及科技企業的資深專家,在智能機器人、精密裝配、視覺伺服、機器人技能學習等關鍵領域擁有逾20年的深厚研究積淀。
自成立起靈寶CASBOT便構建起技術自研護城河。在人形機器人“腦力”競賽的當下,靈寶CASBOT通過視覺-語言-動作(VLA)模型,賦予了人形機器人更聰明的“大腦”,提升其泛化能力和操作能力。(投中網)
20、明心數智完成B2輪近2億人民幣融資
6月26日,中國產業級AI應用服務商明心數智宣布完成近2億元B2輪融資。這是繼完成B1輪融資后,明心數智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實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次融資由新股東沂景資本、金螞投資、國泰君安創新投攜手投資,同時老股東鼎暉投資和柏睿資本持續加注,彰顯了資本市場對明心數智的高度認可與長期看好。華興資本持續擔任公司獨家財務及戰略顧問。
深圳市明心數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明心數智”或“公司”)成立于2020年,公司打造了國內領先的產業大數據分析和AI應用平臺,深度挖掘和融合產業多維數據,率先自建基于大模型的產業級AI應用,并創新性應用于跨境產業服務。目前已在跨境電商、先進制造業、商貿流通等領域構建了AI驅動的服務體系,實現了深度的數字化AI應用。(投中網)
21、宸境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美金戰略融資
6月26日,宸境科技宣布完成由歌爾股份、比亞迪以及香港家族辦公室的新一輪數千萬美金戰略投資。本輪融資將用于加速其空間智能技術的迭代升級,深化空間智能的商業化落地,進入具身智能的核心價值鏈以及規模化應用。
宸境科技擁有一支高度專業化、國際化的核心團隊,匯聚了數十位來自谷歌、大疆、小馬智行等全球領先科技企業的高精尖人才,核心成員多數畢業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香港科技大學等頂尖高校,兼具前沿算法研發能力與工程落地經驗。形成了以空間感知、空間理解、空間重建、空間編輯及空間共享在內的空間智能技術體系,具備從底層算法到系統平臺的全棧能力,能夠極大的推動具身智能的行業發展。早在兩年前,宸境便已率先實現空間智能的商業化落地,并驅動機器人、無人小車、智能眼鏡等多元場景中跑通完整的技術閉環。(創業邦)
22、大模型創新企業「卓世科技」完成億元融資,清科產投領投
6月30日消息,近日,國內頭部行業大模型創新公司卓世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次融資由清科產投作為領投方,投資方包括宜賓港信基金、卓源亞洲資本、海南智榮投資等知名機構。
卓世科技于2018年在北京市成立,公司創始人和核心研發團隊均來自于百度人工智能產品和研發團隊,具有行業出色的大模型算法能力、數據工程治理能力和成熟的AI產品商業化落地能力。公司秉持“AI?普惠”的理念,深耕“AItoB”,賦能產業數智化,以行業大模型全棧技術能力為核心,深度打造MaaS和Agent雙引擎平臺及場景應用,全面覆蓋企業服務、工業制造、健康養老和文教傳媒等領域。(投資界)
23、“港股AGI第一股”來了!云知聲登陸港交所開盤微漲、總市值145億港元
6月30日,云知聲(HK:09678)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中金公司、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其開盤漲0.1%,總市值145.6億港元。這意味著,云知聲正式成為“港股AGI第一股”。
據了解,從2020年11月,云知聲向上交所遞交招股書,沖刺科創板“AI語音第一股”;再到2023年,云知聲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沖刺港股IPO。如今,經歷五年的IPO沖刺,云知聲終于敲開港交所大門。
云知聲是一家AI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在中國銷售用于日常生活及醫療相關應用場景的對話式AI產品及解決方案。
業績方面,2022年-2024年,云知聲實現收益分別為6.01億元、7.27億元、9.39億元;年度虧損分別為3.75億元、3.76億元、4.54億元。
公司董事會由15名董事組成,包括六名執行董事、四名非執行董事及五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黃偉是共同創辦人、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樂居財經)
24、全球倉儲機器人龍頭「極智嘉」今起招股:獲Eastspring等超7億港元基石認購
6月30日,北京極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智嘉”)今起招股、至7月4日結束,并計劃于2025年7月9日正式以“2590”為股票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并隨之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第一股”。
極智嘉本次計劃發行140,353,000股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14,035,400H股,國際發售126,317,600股H股。以每股16.80港元的發行價計算,極智嘉將通過本次IPO募集23.58億港元,IPO市值將超218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極智嘉在本次IPO發行中共引入4名基石投資者、累計認購9130萬美元(約7.167億港元)——其中,雄安機器人認購4130萬美元,Arc Avenue認購2500萬美元,保誠(97.65, -2.20, -2.20%)旗下Eastspring Investments認購1500萬美元,縱騰集團持有的億格認購1000萬美元。
極智嘉已囊括了一支覆蓋國際頂級長線投資機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國有全資私募基金、跨境“獨角獸企業”的基石投資陣容。
成立于2015年的極智嘉(Geek+)提供一系列AMR倉儲機器人解決方案,旨在賦能倉儲履約和工業搬運場景,在大幅提高供應鏈效率的同時減少對人工的依賴。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極智嘉提供了業內最廣泛的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涵蓋各種應用場景和技術方法。2021年至2024年,極智嘉的訂單量從15.9億元提升至3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極智嘉現已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商業化最成功的企業,并在港股機器人板塊具有相當的稀缺價值。(新浪財經)
03
收并購月報
6月共發生6起收并購事件。
圖十二:2025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收并購事件統計(數據來源:烯牛數據、企查查、天眼查)
向上滑動閱覽事件詳情
1、海泰發展:擬以現金方式收購知學云控股權,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6月5日,海泰發展公告,公司正在籌劃以現金方式購買知學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交易價格及收購比例待進一步論證和協商。本次交易完成后,知學云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根據初步測算,本次交易可能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36氪)
2、快狗打車擬1192.26萬港元收購必事達資訊科技100%股權
快狗打車(02246.HK)公告,于2025年6月12日,買方GGEx Holdings Limited(即公司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與賣方譚峻霖訂立該協議,據此買方已有條件同意收購而賣方已有條件同意出售目標公司必事達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份,對價為1192.26萬港元,將以根據該協議的條款及條件按發行價發行對價股份的方式繳付。 目標公司從事提供電腦服務。自2014年起,目標公司已為東南亞中小型企業提供AI驅動的業務解決方案,并專注于企業資源規劃、客戶關系管理及AI聊天機械人,以改善客戶互動及優化業務運營。通過服務零售、制造及物流等行業,目標公司幫助企業提升客戶參與度及營運效率。 董事會認為,收購事項將通過整合AI驅動的解決方案及優化物流運營,增強集團的物流平臺。目標公司的AI專業知識亦可能提升本集團的服務產品,為供應鏈管理提供更全面及高效的方法,并改善客戶支持。此外,收購事項可通過數據分析及自動化提供競爭優勢及降低營運成本,鞏固集團的整體業務及未來增長潛力。(China Merger)
3、榮達收購果力智能打造超強靈巧手,優勢互補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
6月20日,深圳市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榮達”)官網產品中心新增機器人和靈巧手板塊,并公布梟堯靈巧手和機器人散熱與電磁屏蔽解決方案兩款產品介紹。
據官網信息,梟堯靈巧手是一款剛柔并濟的高靈巧性五指靈巧手,具有28個自由度,采用了“剛-柔-軟耦合”的拓撲優化設計和業內獨創的“柔軟智能單元”,具備觸覺、本體與柔軟智能“多模態感知”能力。該產品基于強化學習及擴散模型,融合多指多關節協同控制算法和本體感驅控一體化設計,構建“大腦-小腦-本體協同”靈巧操作系統,實現仿人靈巧操作能力,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商用服務、特種環境及家庭消費等場景。
同時,飛榮達還基于公司在散熱、電磁屏蔽方面的核心能力,開發出了專門應用于機器人靈巧手、關節模組、控制板等部位的散熱與電磁屏蔽解決方案,助力機器人產業發展。(證券日報網)
4、神開股份:擬收購藍海智信51%股權
6月20日,神開股份公告,公司計劃使用部分募集資金收購劉冠德、馬光春、高祝軍持有的北京藍海智信能源技術有限公司51%股權,交易對價為6000萬元。此次交易完成后,藍海智信將成為神開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藍海智信是油氣行業智能鉆探技術創新企業,致力于通過數據驅動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賦能石油公司與鉆探企業,實現鉆井效率提升、作業風險管控與單井產能最大化。(36氪)
5、杰美特:籌劃以現金方式購買思騰合力控制權,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6月22日消息,杰美特公告,公司正在籌劃以現金方式購買思騰合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控制權,交易價格及收購比例待進一步論證和協商。本次交易完成后,思騰合力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根據初步測算,本次交易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本次交易擬采用現金方式,不涉及公司發行股份,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變更。(36氪)
04
本月 AI,“黑科技” 出沒
向上滑動閱覽事件詳情
1、銀河通用發布全球首個產品級端到端具身 FSD 大模型,聯合宇樹機器狗完成長程驗證
6 月 1 日消息,銀河通用發布全球首個產品級端到端具身 FSD 大模型 ——TrackVLA,一款具備純視覺環境感知、語言指令驅動、可自主推理、具備零樣本(Zero-Shot)泛化能力的具身大模型。(IT之家)
2、字節 Seed 開源統一多模態理解和生成模型 BAGEL
6 月 3 日消息,字節跳動 Seed 團隊上周宣布開源統一多模態理解和生成模型 BAGEL,該模型支持文本、圖像和視頻的統一理解和生成。BAGEL 具有 70 億個激活參數(總共 140 億個),并在大規模交錯多模態數據上進行訓練。BAGEL 在標準多模態理解排行榜上超越了當前頂級的開源 VLMs,如 Qwen2.5-VL 和 InternVL-2.5,并且提供了與專業生成器如 SD3 競爭的文本到圖像質量。(IT之家)
3、上海AI實驗室聯合清華等大學突破強化學習算法,攻克 AI 推理熵崩潰難題
6 月 4 日消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清華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等學府,組建國際團隊研發新方法,通過 Clip-Cov 和 KL-Cov 技術有效應對策略熵崩潰問題。(IT之家)
4、科大訊飛:訊飛機器人超腦平臺覆蓋國內90%智能機器人廠商
6月5日消息,科大訊飛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訊飛機器人超腦平臺產品覆蓋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桌面機器人等國內90%智能機器人廠商;其中60%使用全鏈路交互方案,是指60%使用了包括麥克風陣列降噪到語音交互的鏈路。(鈦媒體)
5、Hugging Face 稱其開源機器人模型 SmolVLA 效率極高,能在蘋果 MacBook 上運行
6 月 5 日消息,本周早些時候,人工智能開發平臺 Hugging Face 發布了一款名為 SmolVLA 的開源機器人 AI 模型。據 Hugging Face 稱,SmolVLA 在虛擬和現實環境中均優于許多規模更大的機器人模型。(IT之家)
6、國產具身大模型首次獲得汽車制造全場景驗證:智平方機器人進駐東風柳汽工廠
6 月 7 日,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與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具身大模型在汽車制造全方位場景的首次深度應用。(IT之家)
7、美團AI編程Agent工具NoCode上線
6月10日消息,美團宣布AI編程Agent工具——NoCode全量上線。這款對話式AI編程工具能夠通過多輪自然語言交互,自動完成編碼任務并完成部署,適用于數據分析、產品原型設計、運營工具開發及門戶網站生成等場景。(廣角觀察)
8、小紅書開源首個大模型,預訓練未使用合成數據
6月10日消息,小紅書開源了首個大模型dots.llm1,小紅書方面表示,dots.llm1是一個1420億參數的混合專家模型(MoE),在推理過程中僅激活140億參數,能保持高性能的同時大幅度降低訓練和推理成本。此外,dots.llm1.ins在預訓練階段使用了11.2萬億的非合成數據,最終性能與阿里Qwen3-32b相比,在中英文、數學、對齊任務上表現接近。(財聯社)
9、字節跳動推出豆包大模型 1.6 和視頻模型 Seedance1.0,前者客戶使用成本降至三分之一
6 月 11 日消息,今日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舉辦 Force 原動力大會,發布豆包大模型 1.6、視頻生成模型 Seedance 1.0 pro 等新模型,并升級了 Agent 開發平臺等 AI 云原生服務。會上,豆包 1.6 模型披露多項權威測評成績。在復雜推理、競賽級數學、多輪對話和指令遵循等測試集上,豆包 1.6-thinking 的表現已躋身全球前列。(IT之家)
10、阿里國際站旗下OKKI發布首個外貿營銷智能體OKKI AiReach
6月12日,阿里國際站旗下智能工作臺OKKI發布首個外貿營銷智能體——OKKI AiReach。該智能體可主動生成并分析供應鏈圖譜、精準挖掘潛客,內測數據顯示,使用AiReach后,營銷打開率從6%提升到15%,詢盤上漲3倍,外貿團隊人效提升6倍。(36氪)
11、螞蟻數科與協鑫能科共建能源AI服務平臺
6月12日消息,從SNEC上海光伏展現場獲悉,螞蟻數科與協鑫能科宣布成立新公司螞蟻鑫能。新公司將通過整合行業數據與AI大模型技術,實現從電站運維、電力交易到虛擬電廠等各電力業務場景的智能化運營和決策。去年12月,雙方剛戰略性簽約并合作完成超2億元光伏綠色資產RWA。(廣角觀察)
12、騰訊開源混元 3D 2.1 大模型:首個全鏈路開源工業級 3D 生成大模型,PC 也能“跑”
6 月 14 日消息,騰訊官方公眾號今日凌晨宣布,在 CVPR2025(計算機視覺領域頂會之一)上,騰訊宣布混元 3D 2.1 大模型對外開源,這是首個全鏈路開源的工業級 3D 生成大模型。新模型既優化了幾何生成的質量,也開放了 PBR(基于物理的渲染)材質生成大模型,進一步提升 3D 資產的質感和光影表現,告別“塑料感”。(IT之家)
13、九章云極新一代智算云平臺發布,可秒級生成百萬級token
6月16日消息,九章云極正式發布新一代全棧智能計算云平臺“九章智算云 Alaya NeW Cloud 2.0”,并同步啟動全球首個強化學習智算服務。 該平臺基于 Serverless 技術架構與強化學習技術(RL)的深度融合,突破“秒級生成百萬級token ”的性能瓶頸。(廣角觀察)
14、豆包電腦版上線AI播客功能,支持一鍵生成播客
6月17日,豆包電腦版已全量上線AI播客功能。用戶上傳PDF或網頁鏈接后,可一鍵生成雙人對話的播客節目,語音效果高度擬人,對話流暢、自然。(豆包)
15、字節跳動 Seed 團隊與比亞迪鋰電池合作,將共建AI+ 高通量聯合實驗室
6 月 18 日消息,字節跳動 Seed 今日通過公眾號宣布,6 月 11 日,字節跳動 Seed 及火山引擎宣布將與比亞迪鋰電池深化合作。據了解,雙方將通過聯合實驗室等形式,共同探索 AI for Science 結合高通量實驗,加速鋰電池研發。未來,字節跳動 Seed 團隊與比亞迪鋰電池將通過共建“AI + 高通量聯合實驗室”,針對動力電池的快充、壽命和安全等問題進行攻關。同時,雙方也將探索 AI 技術在電池研發中的更多場景,加速新材料和新配方的發現。(IT之家)
16、MiniMax發布視頻生成工具Hailuo 02
6月18日消息,MiniMax(稀宇科技)發布新視頻生成模型Hailuo 02,新增1080p原生視頻創作場景,在海螺視頻的Web、APP以及開放平臺API中推出上述的模型更新,目前提供三個版本,768p-6s、768p-10s和1080p-6s。(廣角觀察)
17、合合信息發布業內首個AIAgent跨平臺云資源智能管理終端
6月19日,“合合信息”在2025亞馬遜云科技中國峰會上發布了業內首個AI Agent跨平臺云資源智能管理終端Chaterm,通過打造“對話式終端管理工具”,幫助云計算從業人士實現云資源的智能化和規模化管理。工作人員只需要通過自然語言,在操作界面對話或輸入指令,就能實現開發、運維等工作的自動化。目前,該產品核心代碼已全面開源。(36氪)
18、耀速科技攜手輝瑞推出AI病理識別系統
6月19日消息,耀速科技與輝瑞聯合開發的AI深度學習病理圖像自動識別系統,成功實現了對胰腺組織結構的精準識別與自動量化。標志著非臨床毒性評估正由經驗依賴邁向數據驅動,并為AI在人源模型中的大規模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36氪)
19、華為云發布 CloudRobo 具身智能平臺,讓一切聯網的本體都成為具身智能機器人
6 月 20 日消息,2025 年被譽為“具身智能元年”。在 6 月 20 日的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5(HDC 2025)上,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計算 CEO 張平安發布了 CloudRobo 具身智能平臺。(IT之家)
20、Kimi首個Agent開啟內測,性能超OpenAI、Gemini
6 月 21 日消息,月之暗面Kimi發布首個Agent產品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并開始小范圍灰度測試。據介紹,Kimi-Researcher是基于端到端自主強化學習(end-to-end agentic RL)技術訓練的新一代 Agent 模型,在HLE測試中,超過Claude 4 Opus、Gemini 2.5 Pro及OpenAI Deep Research,與Gemini-Pro的Deep Research Agent打平。(36氪)
21、金山辦公發布WPS智慧教育平臺
6月21日消息,金山辦公發布面向教育用戶的WPS智慧教育平臺。據悉,該平臺分基教、高教兩個版本,聚焦教學、辦公、管理等核心場景。在AI進校園方面,智慧教育平臺一站式解決接入主流模型、匯聚校園知識、打造專屬應用的問題,為校園用戶打造更懂教育的AI百寶箱。(廣角觀察)
22、萬興科技正式發布萬興天幕2.0
6月22日,萬興科技在華為HDC 2025發布結合盤古多模態大模型能力的萬興天幕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2.0,面向專業創作者上線AIGC視頻創作平臺萬興天幕創作廣場(tomoviee.cn),宣布萬興天幕AI App即將上線;同時,面向開發者和企業用戶推出萬興天幕創作引擎,開放API接口并支持MCP協議。(36氪)
23、國內首個:網易有道開源“子曰 3 數學模型”,單塊消費級GPU即可運行
6 月 23 日消息,網易有道今日宣布開源“子曰 3”系列大模型的數學模型(Confucius3-Math),宣稱是國內首個專注于數學教育、可在單塊消費級 GPU 上高效運行的開源推理模型。(IT之家)
24、國內首個基于大模型技術打造的騎手端智能體:餓了么AI助手“小餓”全國上線
6 月 24 日消息,餓了么今日宣布,AI 助手“小餓”已經在蜂鳥眾包 App 全國范圍上線,數百萬眾包藍騎士擁有了自己的智能 AI 助手。(IT之家)
25、微軟推出 Win11 設備端小型語言模型 Mu,助力系統設置自然語言搜索體驗
6 月 24 日消息,微軟公司今日宣布推出 Mu ,這是一款內置于Windows 11 的新型設備端小型語言模型。該模型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和自然的語言交互體驗,進一步優化系統設置中的搜索功能。(IT之家)
26、創客貼孵化新一代AI工具PicDoc
6月24日,國內在線視覺創意設計平臺創客貼正式推出其孵化的新一代AI產品:PicDoc。PicDoc深度整合AI能力,全面支持文字輸入、文件導入(PDF/Word/圖片等)及AI幫寫三大創作方式。(36氪)
27、小米YU7 正式上市,還有小米MIX Flip 2、小米AI眼鏡及眾多全生態新品
6月26日晚,小米公司舉辦了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小米YU7、小米 MIX Flip 2 與小米 AI 眼鏡,代表著小米在核心技術賽道的最新成果。(小米公司)
28、螞蟻集團發布AI健康應用 AQ:可看病癥、看醫生、看報告
6 月 26 日消息,螞蟻集團今日發布 AI 健康應用「AQ」,圍繞百姓看病就醫剛需、健康管理痛點,AQ 提供健康科普、就診咨詢、報告解讀、健康檔案等上百項 AI 功能,還能高效連接全國超 5000 家醫院、近百萬醫生、近 200 個名醫 AI 分身等專業醫療服務。IT之家注意到,目前該 App 已在各大應用商店陸續上線。(IT之家)
29、谷歌開源AIAgent框架GeminiCLI
6月26日消息,凌晨,谷歌在官Code Assist,來編寫代碼、修復BUG、遷移代碼等。目前,Gemini CLI剛剛開源,但在Github已經超過9000顆星。(廣角觀察)
30、騰訊混元推出首款開源混合推理模型
6月27日,騰訊混元宣布開源首個混合推理MoE模型 Hunyuan-A13B,總參數80B,激活參數僅13B。即日起,模型已經在Github和Huggingface等開源社區上線,同時模型API也在騰訊云官網正式上線,支持快速接入部署。這是業界首個13B級別的MoE開源混合推理模型,在Agent工具調用和長文能力上有突出表現。(36氪)
31、行業首個:斑馬智行發布高通 8397 端側多模態大模型方案
6月27日,在 2025 高通汽車技術與合作峰會上,斑馬智行聯合高通、通義行業首發基于高通 8397 的智艙全場景端智能解決方案,并現場展示了該方案的開發預覽版。(IT之家)
32、南方科技大學推出首款自主研發人形機器人 “南科盤古”
6月28日消息,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自主研制推出首款人形機器人“南科盤古”,這也是深圳地區首個完全由高校獨立研發的人形機器人。 “南科盤古”所有設計均由機器人研究院獨立完成,在具備高度擬人仿生機械臂的同時,引入人工智能,采用多模式傳感、多模態大模型,能進行雙臂協同操作、導航、物體分割識別、智能拍照、類人化社交行為等,給人強烈的交互感。(深圳特區報)
33、阿里通義千問推出多模態模型Qwen VLo
6月28日消息,阿里通義千問宣布推出Qwen VLo——一個多模態統一理解與生成模型。據介紹,Qwen VLo引入了一種新的生成機制: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逐步清晰的生成過程。這一機制特別適用于需要精細控制的長段落文字生成任務。現已可在Qwen Chat(chat.qwen.ai)上直接體驗新模型Qwen VLo。(廣角觀察)
34、我國首個發電行業大模型“擎源”發布,模型參數達千億級別
6月28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今天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我國首個發電行業專業大模型 ——“擎源”在北京發布,模型參數達千億級別,這也是全球首個千億級發電行業大模型,有效提升了模型的推理能力,為發電行業實現安全、高效、綠色、智慧發電提供“超級大腦”。(IT之家)
35、我國自主研發首套航空運輸大模型“天牧”發布,提供管理 / 協作 / 服務三大特性
6月29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航空運輸大模型“天牧低空大模型”前日在南京發布,該大模型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理用途,同時具備智能問答、輔助決策等核心能力,其研發在低空智能管理領域創下多項技術首發成果,實現了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IT之家)
36、百度正式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
6月30日消息,百度正式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涵蓋47B、3B激活參數的混合專家(MoE)模型,與0.3B參數的稠密型模型等10款模型,并實現預訓練權重和推理代碼的完全開源。目前,文心大模型4.5開源系列已可在飛槳星河社區、HuggingFace等平臺下載部署使用,同時開源模型API服務也可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臺使用。早在今年2月,百度就已預告了文心大模型4.5系列的推出計劃,并明確將于6月30日起正式開源(廣角觀察)
37、華為宣布開源盤古7B稠密和72B混合專家模型
6月30日消息,華為正式宣布開源盤古70億參數的稠密模型、盤古Pro MoE 720億參數的混合專家模型和基于昇騰的模型推理技術。1、盤古Pro MoE 72B模型權重、基礎推理代碼,已正式上線開源平臺。2、基于昇騰的超大規模MoE模型推理代碼,已正式上線開源平臺。3、盤古7B相關模型權重與推理代碼將于近期上線開源平臺。(廣角觀察)
05六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資源領域招投標回顧
*點擊標題查看詳細招(中)標內容
序號
招(中)標項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更多干貨分享敬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與視頻號~超多精彩對話內容等待您的解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