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枳為橙
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
我活過,這一生值得,我不曾辜負。
6月27日下午,83歲蔡瀾離世的消息刷爆全網。
根據“蔡瀾”微博認證賬號發布的消息稱:蔡瀾先生于2025年6月25日(六月初一),在親友陪同下,于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
他是玩轉人生的美食家,也是活得極為通透的作家,曾與金庸、倪匡、黃霑并稱“香港四大才子”。
他一生無兒無女,一路走來遇到過數十個紅顏知己,瀟灑自由到老,晚年還搬進了豪華的酒店公寓,據說每個月開銷高達50萬港幣。
離家前,他還特意將收藏的字畫、舊書、家具等都送了人,隨后便盡情享受生活。
在旁人眼里,如此揮霍下去會家財散盡,他卻覺得,離開人世之前的目標,就是要把此生賺到的錢都花完。
有主持人曾在采訪時問他:“您在年輕時就選擇不要孩子,到了老了會不會有一點后悔呢?”
蔡瀾對此看得很透徹:“一點后悔都沒有,不喜歡有小孩子是因為我照顧不了,我自己都沒長大。你照顧不了的事,就不要去照顧。”
世間不少人,隨著年齡增長,恐懼老去,恐懼生活變化,難以直面生死。
可蔡瀾先生卻認為,人既然活過了,走就要走的瀟灑一點,吃好、玩好、睡好,快快樂樂地走完這輩子,人生才沒有遺憾。
有人說,蔡瀾的一生過得比電視劇還精彩,這輩子活得甚是值得。
縱觀他曾走過的路,細讀他曾說過的話,尤其是這8句,堪稱“人間清醒”,讀懂受用一生。
01
關于經營生活:“人生千萬不要想著攀比,就像隔壁桌吃鮑魚撈飯,你碗里陽春面就不香了嗎?”
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令你感到痛苦的根源,正是無盡的攀比。
年輕時比工作,中年后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比伴侶,到了老年又比養老條件。
比來比去,比上比下,得到再好的東西也難以滿足,在仰望別人的幸福中就這樣荒廢了一生,實屬不值得。
眼里永遠盯著別人的富足,注定難以收獲自己的幸福。
永遠別忘了,生活 是多元的,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
有人追求事業成功,有人向往歲月靜好,有人熱愛山川湖海,有人鐘情柴米油鹽。
就像玫瑰有玫瑰的嬌艷,野草有野 草的堅韌,每種活法都有獨特的價值。
放下攀比,才能真正享受屬于自己的快樂,感受生活的美好與豐盈。
畢竟,人生這場旅程,最重要的不是超越別人,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02
關于自我增值:“多讀書,多旅行,人才可以變得更灑脫。”
知乎上有個提問:改變自己,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有個高贊回答僅有三個字,卻引人深思:走出去。
所謂走出去,不僅指的是走出當下所在的居所,換個環境。
更多的是說,人應當打開視野,突破認知局限,去看世界的寬廣,人生才能長此以往地走上坡路。
而讀書、旅行,便是讓人變得豁然開朗、不斷向上生長的最佳鑰匙。
多讀書,讀好書,給大腦充電,為自己蓄能,再難的問題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走出門,見天地,在山川湖海邊,在自然包裹中,疏解心中的郁悶,回歸快樂的狀態。
當你豐富了認知,看過萬千風光,邁過每一道坎,跨過每一道關,終會迎來新生。
03
關于及時止損: “先明白什么叫過去,就會過去。”
在蔡瀾先生一年一度的微博問答中,曾有人請教:“我總是因為一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而感到痛苦,該怎么辦?”
蔡瀾回答道:“首先要明白什么叫過去,就會過去。”
也有人因為放不下過往的感情,生活陷入一片陰霾之中。
在說出困惑后,蔡瀾勸解道:“糾纏不清,遠離。”
細想來,簡簡單單幾個字,映證的正是人生在世,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的一堂必修課:斷舍離。
任何一件往事,為你增添的只有愁絲,以及源源不斷的負能量,斬斷才是最佳應對方式。
任何一段關系,對方提供不了情緒價值,給予不了經濟支持,給不了正面陪伴,舍棄就是明智之舉。
任何一個圈子,讓你感到不舒服,傷害到你的身心健康,遠離便是最好的選擇。
懂得及時止損,趁早告別過去,堅定地往前走,才能迎來新生。
04
關于處世之道:“管他呢,不理沒事”
心理學上常講到:
“焦慮,通常是你總想要掌控一切;抑郁,通常是你太想要達到完美; 緊張,通常是你太在意他人評價;恐懼,通常是你總希望得到認同。”
深以為然。始終活在別人眼里的人,終究過不好這一生。
如果人一輩子都在追求被所有人喜歡,注定會活得很累。
好的人生,從放下臉面開始;停止內耗,從不再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開始。
行走于世間,很多時候,需要戒掉過度敏感,活的松弛一點。
就像蔡瀾曾看到“該如何面對旁人非議”的問題時,給出的答案說的那樣:
“管他呢,不理沒事。”
05
關于金錢儲蓄: “永遠要記得,一有機會就掙多一點,掙多一點錢,就是掙多一點自由空間。”
老話里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青山,既是健康的體魄,是堅固的親情紐帶,也是我們積累的應對生活風浪的底氣。
“底氣”二字,究其根本,正是人活一輩子,儲蓄的金錢,留出的退路,所賦予的心安。
世人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
可當你經歷無常時,就會明白,這碎銀幾兩,確實能抵擋風風雨雨,能解萬千惆悵。
人生在世,最怕意外。
一場重病、一次失業、一個突然降臨的坎坷,都可能讓安穩的生活瞬間傾覆。
錢,便是抵御這些風雨的傘蓋。
所以,從現在開始,努力賺錢,合理存錢,為自己的未來積累足夠的財富。
只有擁有了足夠的經濟基礎,你才能更加從容地面對生活的起起落落,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更加自信。
06
關于心態修煉:“人生一定不要太追求圓滿,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求缺不求全。”
年齡越大越明白,真正的完善,從來不是追求十全十美,而是學會與生活的不完美握手言和。
人生最好的狀態,莫過于求缺不求全。
你想要的越多,想達到的結果越完美,最后給心里打上的死結就會越多,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累。
有人為了事業的巔峰,犧牲了健康與家庭。
有人為了婚姻的完美,耗盡心力修補裂痕。
有人為了孩子的“全優”,將親子關系逼入絕境。
就像那個總想用完美拼圖填滿人生的人,最后發現,正是那些拼不上的缺口,讓人生有了獨特的形狀。
與其在求全的焦慮和內耗里輾轉,不如學會在缺憾中,回歸內心長久的平靜。
請記住: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將滿未滿,才是圓滿。
07
關于欲望管理:“一切煩惱,都是由貪心開始。”
看過一個故事,印象頗深:
一支淘金的隊伍在沙漠中行走,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每個人都感到疲憊不堪,難以繼續負重前行。
但有一個人卻悠然自得,步履輕松。
旁邊人不解:“你為何如此愜意?”
他笑著回答說:“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
貪心,是對利益無止境的追逐。它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一旦在心中點燃,便難以熄滅。
很多時候,你以為擁有的越多就會越幸福,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而那些堆積如山的欲望,并不一定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壓得人喘不過氣。
唯有及時放下沉重的包袱,管理好欲望,該扔的扔,該減的減,才能輕裝上陣,舒心自在。
08
關于人生態度:“盡量的學習,盡量的盡力,盡量的旅游,盡量的吃好東西,人生就比較美好一點,就是這么簡單。”
來人世走一程,付出的努力是為了什么?
在蔡瀾的人生觀中,活著的目標,就是把這一生處理的更快樂。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該吃吃,該喝喝,不要總想著老了再享受生活。
人生下半場,逐漸將自己調整成樂觀積極的心態,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世間萬物。
凡事盡力就好,事事盡心就好,多培養一些愛好,豐富自己的生活。
生命的長度或許有限,但通過學習拓寬認知、盡力充實過程、旅游豐富閱歷、美食滋養身心,我們能無限延展人生的寬度與厚度。
既然這一生無法重來,那就在有限的時間里,感恩昨天,把握今天,期待明天,活在當下。
蔡瀾先生曾說,如果要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些什么,那就是三個字:“我活過”。
像他一樣,活得精彩,活得灑脫,活得快樂,活得熱氣騰騰,才算是不負此生。
點亮文末“贊和愛心”,愿我們都能不留遺憾地走完人生每段路。
當你老了,回望走過的路,愿你也能對自己說一句:我活過,這一生值得,我不曾辜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