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嘉賓合影
6月30日上午,由肇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肇慶美術館(黎雄才美術館)、肇慶市美術家協會主辦,肇慶學院美術館、肇慶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承辦,肇慶市中國畫學會、肇慶市弘藝書畫研修院協辦的“步履尋真——梁樹彬國畫精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
梁樹彬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肇慶市美術家協會顧問,2024年獲肇慶市美術家協會頒發(fā)的“突出貢獻獎”。本次展覽匯聚了梁樹彬先生近30年創(chuàng)作的國畫精品,以筆墨為媒,展現其對嶺南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他作為“美術圈跨界人”,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與端硯雕刻領域的深厚造詣,本次展覽不僅是梁樹彬先生藝術生涯的總結匯報,更是他獻給肇慶美術事業(yè)的一份答卷。
肇慶市文聯副主席、市美協主席羅秋帆致辭
肇慶市文聯副主席、市美協主席羅秋帆在致辭中強調,肇慶作為嶺南畫派的重要傳承地,從高劍父到林豐俗等歷代藝術家構筑了清晰的傳承脈絡,而梁樹彬先生正是這一譜系中“不可或缺的代表性人物”。他特別提到,梁樹彬向美術館捐贈的60余件作品“將成為教學與科研的寶貴資源”,其低調的學術品格與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為后輩樹立了典范。“梁老師的作品不僅是技法的呈現,更是對生活與自然的深情對話。”
肇慶市弘藝書畫研修院院長鐘煥雄致辭
作為梁樹彬的學生與肇慶市弘藝書畫研修院院長鐘煥雄用“德藝雙馨”概括恩師的藝術人生。他回憶起梁樹彬在教學中獨特的鼓勵方式——當學生因畫作不順而困惑時,梁樹彬常以粵語點撥“畫得好,還能更好”,激勵無數學子在藝術道路上堅持探索。“看梁老師畫花鳥,是一種筆墨與意境交融的享受。”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郝鶴君致辭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郝鶴君則從肇慶美術界的和諧生態(tài)切入,回憶早年美術工作者互助共進的創(chuàng)作氛圍,呼吁延續(xù)“團結友愛、共同提高”的風氣。談及梁樹彬的作品,他特別肯定其“源于生活的親切感”,同時從專業(yè)角度建議:“用端硯磨墨可豐富墨色層次,讓筆墨在干濕變化中更顯韻味。”
參展藝術家梁樹彬致答謝辭
梁樹彬先生在致辭中回溯了自己76年的人生與藝術歷程。生于肇慶、長于嶺南的他,1977年從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畢業(yè)后,于1984年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深刻領悟“工藝需要匠心,藝術貴于師心”的辯證關系。他的創(chuàng)作既包含《白云深處有人家》的山水共鳴,也有端硯雕刻中“將山水意境寓于方寸”的探索——1983年銅雀燈設計、1987年石雕臉譜入選全國工藝美展的經歷,印證了他對傳統(tǒng)技藝當代轉化的思考。
學生代表向梁樹彬老師獻花
“藝術沒有邊界,匠人使命是讓古老技藝在當下煥發(fā)生機。”梁樹彬表示,近年嘗試將端硯雕刻的“金石味”融入國畫,形成“工與寫融合”的個人風格。作為執(zhí)教20年的教育者,他在肇慶書畫函授大學與弘藝書畫研修院的教學中,始終強調“藝術不是閉門造車”,要將“手心的溫度傳遞給更多人”。
肇慶美術館館長李小軍代表美術館接收梁樹彬國畫捐贈并頒發(fā)收藏證書
開幕式現場舉行了意義非凡的捐贈儀式。梁樹彬先生將60件國畫佳作捐贈給肇慶美術館永久收藏,館長李小軍代表美術館頒發(fā)收藏證書。這批作品涵蓋山水、花鳥等題材,既是其藝術生涯的縮影,也為地方美術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開幕式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持續(xù)至7月15日,歡迎廣大師生、市民群眾前來參觀、交流,體驗梁樹彬先生40年筆耕不輟的國畫成果。
展覽現場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郝鶴君,深圳市美協原副主席黎楚池,廣州美術學院曹國昌,肇慶市文聯原主席葉清森,肇慶市美術家協會顧問潘允洪、羅國賢,肇慶市端硯協會原會長梁弘健,原肇慶畫院院長謝曙光,黎雄才藝術館原副館長莫啟華,原肇慶市書畫函授大學校長朱鼎元、副校長韋仰元,肇慶市鼎湖區(qū)人大原辦公室主任吳超才,云浮市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梁子牛,肇慶市文聯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市中國畫學會執(zhí)行會長羅秋帆,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肇慶市中國畫學會會長莫肇生,中國美協漆畫藝委會委員、肇慶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美術館館長李小軍,肇慶市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郭樹生、副院長侯以方,市端硯協會會長梁善,星湖文物管理所所長蘇靜,市美協副主席溫綠巍、聶健和、主席團成員羅錦全,市青年美協主席毛宜,市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姜甲夫、薛國慶、莫世峰、鄧粵軍,市書協榮譽主席張清標、副主席蔡卡寧、胡子洲,市民進書畫院院長梁勛,市弘藝書畫研修院院長鐘煥雄、副院長李衛(wèi)民,肇慶美術館/黎雄才美術館副館長劉曉慧,還有020藝術觀察、西江日報、肇慶融媒體中心等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朋友出席了本次活動。
展覽現場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山水四條屏
180cm×191cm
紙本設色
2014年
肇慶美術館藏
綠疊重巖
190cm×143cm
紙本設色
2014年
肇慶美術館藏
嶺南春早
148cm×365cm
紙本設色
2025年
問秋
70cm×137cm
紙本設色
1994年
肇慶美術館藏
古榕鄉(xiāng)間
69cm×69cm
紙本設色
2010年
肇慶美術館藏
紅樹青山日欲斜
69cm×69cm
紙本設色
2010年
肇慶美術館藏
黛壑初春
180cm×98cm
紙本設色
2012年
肇慶美術館藏
巖壑夏翠
124cm×245cm
紙本設色
2014年
肇慶美術館藏
春韻
60cm×97cm
紙本設色
2011年
肇慶美術館藏
星湖正午
69cm×69cm
紙本設色
2011年
肇慶美術館藏
晨霧
46cm×68cm
紙本設色
2015年
朝露晨風
98cm×180cm
紙本設色
2010年
肇慶美術館藏
臘月榴華帶雪紅
46cm×68cm
紙本設色
2011年
肇慶美術館藏
荔枝圖
46cm×68cm
紙本設色
2011年
肇慶美術館藏
枇杷一樹金
46cm×68cm
紙本設色
2011年
肇慶美術館藏
創(chuàng)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