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又裁員了
這次的“重災區”是...
上月,普華永道宣布了美國裁員1500人的消息,繼去年9月裁員1800人后,普華永道美國的裁員之路還未停止,今年還有新一輪的裁員名單,據說已在路上,對于普華永道來說,2025年絕對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年份,別問為什么,問就是真的太難了...
作為普華永道英國和中東的一把手Marco Amitrano,上任第一年就發起了歷史性規模的裁員和降薪,一次離職123名合伙人,且留存的合伙人平均利潤份額下降5%至86.2萬英鎊,而且,在新的財年"不太可能回升"。2024年僅晉升40名新合伙人(2021年為80名)。
這一邊,普華永道中國區合伙人自2024年12月以來,已有約77人離職,整體裁員規模超2000人,2021年暴雷的恒大財務造假風波還在持續沖擊。另據彭博社報道,同時間段,普華永道香港已有約20名合伙人離職,接下來一個月內將再有至少10名合伙人陸續離開。
本次普華永道PwC在美國裁員的1500人,工作崗位主要是稅務和審計部門員工,人數約占PwC美國7.5萬名員工的2%,另外作為校招大戶,PwC還計劃放緩校園招聘,并將在明年提供更少的實習機會。
這并非是近期普華永道第一次裁員,去年9月份,該公司高級合伙人Paul Griggs上任后,就直接推進了第一輪裁員,約1800人,精簡了其美國咨詢部門并重新安置了其技術開發人員。
在2009年-2024年的15年間,普華永道美國倒也不是完全沒裁過人,只不過每一次裁員都有特定的原因和形式,比如2017年,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普華永道美國向部分員工提供了新的職位,如果員工拒絕,就得接受離開的命運。
而這一次,半年不到,普華永道已經正式裁員兩次,涉及3300多人,可見普華永道美國確實是遇到了一些問題。
具體來看,普華永道這次裁員不僅會影響美國分所,還會波及其他地區。知情人士稱,此次裁員約有一半在海外,英國和中東約占35%,涉及從助理到董事總經理的員工,包括商業服務、審計和稅務部門。
但受影響最大的是美國普華永道的稅務和審計部門。
據知情人士透露,有雖然當前AI人工智能愈發強大,但這并非是普華永道宣布裁員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兩年來普華永道離職人數創歷史新低,導致普華永道員工數量超標,另外裁員之前他們已經引導員工尋找在其高增長業務領域開放職位。
受影響的員工在裁員消息出來的當周周一和周二收到通知,一封標有“時間敏感”的Microsoft Teams會議邀請,提醒他們注意。被裁的人員中包括許多剛加入普華永道不久的人,一位去年9月份剛入職的員工稱:他們“崩潰了”。
“今天的裁員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這位員工說。另一位受影響的員工表示:“我們中的一些人原本有望升職,但現在卻被裁員了,而不是升職加薪。”
說起來,去年的裁員,咨詢部門和產品&技術業務部門(Products & Technology)是“重災區”,而今年,作為四大立身根本的——稅務和審計部門被拉出來作為裁員重點,完全不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畢竟,今年的北美普華永道暑期實習崗位并沒有真的削減名額。
不僅是普華永道,四大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裁員動作,畢馬威這一年來,合并了多家歐洲和中東地區公司,并計劃進行更多合并,2024年11月在美國裁減了約330人審計部門員工;德勤也在2025年4月表示,在川普政府削減政府成本的背景下,將對其聯邦承包業務進行小規模的人事調整。
隨著普華永道新一輪裁員計劃的官宣,四大整體又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這個時候或許又有不少人忍不住要問:既然如此,為什么每年還有那么多應屆生搶著獲取一份“四大”的工作...
其實原因很簡單,即便“四大”已經不如以往輝煌,但對于不少應屆生來說仍然是一個不錯的職業起點,重點是:高薪!這份WSO2025年5月新出的薪酬表單,德勤和普華永道暑期實習生薪資依舊遠超其他行業,讓人眼饞。
而且,就算離開四大,以此為基礎你將有機會跳往更好的機會!以審計崗為例,除了在“四大”內部轉崗,就算一年后離開,你還可以跳去甲方做財務分析、預算控制等工作以擁有更好的WLB,甚至你還有可能轉去從事戰略投資、投后管理等...
2026 summer intern在招中
“四大”各業務部門該怎么選?
其實,不僅是“四大”,任何一個行業作為一個職業選擇被評價的時候都會呈現出AB面,所有還沒確定求職方向的同學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片面之見就草率放棄求職“四大”這條路哦~
眼下,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都有可以投遞的summer intern,不想在北美卷生卷死的同學們,也可以看看四大在國內的暑期實習計劃!
不過,近年來“四大”校招越來越“卷”,想沖“四大”的同學請一定要充分了解“四大”各崗位的具體要求,并結合自己的bg、興趣愛好以及對WLB的期待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否則,很容易因為草率而后悔哦~(pwc香港暑期實習崗)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盤一盤“四大”各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體驗——
01 審計
審計無疑是“四大”最王牌的業務,畢竟“四大”本身就是靠做審計起的家~
“四大”審計部的常規業務主要分為:財務報表審計、內部審計、財務會計咨詢、上市審計、舞弊查核。對于審計業務的職責,“四大”官網都會有詳細介紹,比如PwC在官網就官宣了審計業務的相關職責:
而要論這四家在審計領域的實力強弱,普華永道絕對值得擁有姓名,坊間一直盛傳普華永道是“審計之王”。
不過這一地位似乎也并不穩固,德勤審計這兩年正在瘋狂趕超,甚至在今年accountingToday網站發布的2023年美國百強會計所排名中,德勤的審計及鑒證收入還超過了普華永道,達到了78.22億美元!
“四大”審計的工作分為淡季、忙季,這跟他們的工作內容密切相關,上市公司年報的截止日期為當年12月31日,對外公布的日期截止第二年4月30日。在公司制作完成報表后,會聘請各大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一般情況下,要求在4月底之前報出報表。
所以從年底開始到次年4,5月份,“四大”審計師們就迎來了他們的忙季,因為服務客戶較多,需要審計師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不同客戶的項目保質保量的完成,這就導致在忙季,審計師們常常忙到深夜甚至通宵。
02 咨詢
近年來,“四大”對于咨詢業務是呈積極拓展狀態的,比如PwC收購了Booz(現Strategy&)、德勤收購了Monitor、安永收購了Parthenon。在收購之后,這三家的綜合業務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是對原有業務的有力補充。
在往年,VOYAGE一向是鼓勵同學們閉眼沖“四大”咨詢的,但今年,在咨詢行業整體業務量下滑的當下,“四大”咨詢對新人發出了delay入職的通知,所以推測來看今年秋招的HCs可能不會太多,同學們還是綜合判斷,謹慎投遞哦~
但,堅定以咨詢為方向的同學也不妨一試,不過,“四大”各家咨詢業務線其實各有特色,同學們千萬要選對“C位”哦~
普華永道的交易服務(Deals在“四大”中最為強勢,服務對象包括私募,對沖基金等,業務和投行相當接近,管理咨詢(Consulting)下面有戰略咨詢、財務管理咨詢、風險管理咨詢、運營管理咨詢、人才和組織變革咨詢、信息技術咨詢和法務會計服務。
德勤咨詢在業務規模,營業額,具體業務模塊的寬度和細度上位于“四大”之首。它的主業務分為三大業務線:管理咨詢、財務咨詢、風險咨詢。每個大業務線下又細分小業務線,每個小業務線下再細分小模塊。涉及到的行業非常全面,例如:消費行業,政府及公共事業,科技、電信、傳媒行業,能源,醫療,金融,房地產行業等。
德勤的管理咨詢以前分為戰略與運營、人力資本和IT咨詢三條線,后來Strategy&Operation拆分成了SAM和CBO兩條線,SAM里的Strategy和M&A屬于Monitor,CBO里的Supply Chain也屬于Monitor,剩下的都屬于德勤咨詢本身。
安永的咨詢分為Strategy by EY-P和Consulting兩條線,戰略咨詢就是由帕特儂負責的(現在叫博智隆)。Consulting以前是Advisory,做傳統的咨詢業務,后來全部更名為Consulting,分為兩條線——Business Consulting和Technology Consulting。
畢馬威的咨詢業務線就叫咨詢(Advisory),咨詢下面又細分戰略(Strategy)、管理咨詢(MC)、交易咨詢(DA)、風險管理咨詢(RC),每個小分線下面又細分到不同的小模塊。
03 稅務
相較于審計和咨詢,稅務線的存在感就稍稍弱了一些。雖然總被同學們忽略,但“四大”稅務部門其實內有乾坤。
“四大”稅務其實可以算是一個咨詢部門,是幫人家給出解決方案的,還要幫助不同部門之間進行協調,這不是外面簡簡單單的稅籌可以解決的。四大稅務也有很多的細分領域,包括并購重組、稅務管理咨詢和轉讓定價等等,這部分的經歷實際上也是和投行、企業并購等大型項目也是高度吻合的。
總的來說,稅務線相比于審計線面要窄一些,但也更精、專。
具體來看,“四大”稅務部門的業務條線分類——“四大”在中國的office,以PwC為例,稅務部門分四個小組:公司稅(Corporate Income Tax)、個人稅(Individual Income Tax)、轉讓定價(Transfer pricing)以及海關服務(WMS)。
對于應屆生來說,“四大”稅務雖不是求職大熱門,但仍是一個不錯的職業起點,相較于更加熱門的審計線和咨詢線,稅務線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稅務線和審計線有著差不多的晉升機制和薪資待遇;而且在稅務線工作很少需要出差和加班,和經常需要出差的審計和咨詢線相比能夠擁有更好的WL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