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9、100……142顆!"
近日,四川結石病醫院手術室內,肝膽外科團隊從36歲患者李女士膽囊中取出142顆結石,順利完成高難度保膽取石手術。密密麻麻的結石鋪滿托盤,令術后蘇醒的李女士驚嘆:"一年前檢查時醫生說結石多,但沒想到有這么多!"
腹痛一年未重視,中藥調理難阻病情
據李女士回憶,一年前午飯后突發腹部劇痛,她蜷縮在地冷汗淋漓,半小時后才逐漸緩解。當地醫院確診為"多發性膽囊結石"并建議切膽。渴望保留器官的她選擇中藥調理,但疼痛仍反復發作,嚴重影響生活。
近日得知四川結石病醫院在西南地區以專業保膽技術聞名,許多被建議切膽的患者在此成功保膽,她立即慕名來院求助。
經系統評估,肝膽外科主任何明剛確認李女士膽囊功能符合保膽條件,隨即帶領團隊實施"三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術"。手術精準清除142顆大小不一的結石,完整保留膽囊功能。"如此多結石能成功保膽,得益于患者就醫相對及時。"何明剛主任表示。
他同時強調:"保膽與否取決于膽囊功能狀態,與結石數量、大小無必然關聯,但拖延越久,膽囊功能受損風險越高。同時要永遠記住:保膽不是醫生的炫技,每一臺手術都關乎患者未來數十年的生活質量,必須慎之又慎。”嚴謹謹慎的背后,是他對細節的極致把控。例如,術中確保結石取凈,避免殘留;精準縫合膽囊切口,避免術后粘連風險。
結石拖延易"亂長",專家呼吁早干預
何明剛主任指出,超過10顆的多發性膽囊結石不常見,但在四川結石病醫院多次取出超多膽囊結石:從720顆、733顆、785顆,到1300顆、2056顆,一次次刷新著取石記錄。這些患者基本都有一個共同點:查出結石沒有第一時間到專業醫院尋求治療,而是盲目拖延病情,結石則在這段拖延的時間里,出現“瘋長”,由小變大,由少變多。
膽結石拖延治療,會使手術難度增大,保膽成功率下降。所以,一旦發現膽結石,不管有無癥狀,均應給予足夠重視,并盡早治療,越早干預,保膽的幾率才越大,嚴重并發癥幾率越小。
做成西南乃至全國保膽取石事業發展的標桿,本次142顆結石的成功清除,再次印證了技術實力。"未辜負患者保膽期望是最欣慰的事",何主任在術后表示。目前李女士恢復良好,已轉入普通病房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