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祝盼 毛濃曦
“秦腔的表演既有樸實、粗獷、豪放的韻味,又有婉轉纏綿,生活氣息濃厚,通過走進企業,讓廣大職工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了解秦腔、愛上秦腔,做秦腔文化的傳承者……”6月27日下午,西安市總工會聯合西安三意社,在中建安裝華西公司合作開展“秦腔進企業”活動暨“西安市職工秦腔文化藝術家園”掛牌儀式,西安三意社社長、國家一級演員侯紅琴現場演唱的《蘇三起解》迎來陣陣掌聲,隨后座談時,她激動地表達對秦腔的熱愛和內心的期待。
秦腔別稱“梆子腔”“陜西梆子”,是元明之際流傳于關中一帶的勸善調及當地民間音樂與關中方言結合形成的一個戲曲聲腔劇種,在清初成為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戲曲劇種。“秦腔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本次活動是為深入貫徹落實西安市委市政府‘文化興市’戰略部署,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工會為橋梁紐帶,推動其傳承發展,同時豐富廣大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西安市總工會經濟技術勞動保護部部長許麗說。
活動現場,西安市總工會副主席陳曦為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華西公司、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中航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家單位授牌“西安市職工秦腔文化藝術家園”,他們也將成為全市首批試點單位。“建立‘西安市職工秦腔文化藝術家園’,作為承載秦腔文化進企業活動的重要載體,也標志著職工秦腔文化活動擁有了一個固定的、高水平的陣地,便于開展形式多樣的職工秦腔文化活動,也將成為凝聚職工、服務職工、展示職工風采的文化高地。”陳曦表示。
之后的座談過程中,侯紅琴深入淺出地講解秦腔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經典劇目以及其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并通過現場演繹《蘇三起解》《飄彩》《探窯》《關中曉月》等多首秦腔經典曲目。“今天近距離接觸了秦腔藝術,職工們都感覺很震撼,近年來,華西公司積極承辦、協辦西安市建交工會紅歌賽、文藝匯演進工地、職工足球賽等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下一步將依托公司‘2+2’活動(每周學習2小時、運動2小時),不斷學習傳承具有屬地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建安裝華西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除首批掛牌“西安市職工秦腔文化藝術家園”的4家企業外,該活動后續還將陸續在全市推開,將秦韻鄉音融入企業文化血脈,讓非遺之聲成為車間廠房的奮進旋律,讓職工化藝術欣賞為精神動力,在崗位建功中唱響時代強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