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軍終于啃下了盧甘斯克這塊硬骨頭,整個州被拿下,這是俄烏沖突以來俄方首次完整控制一個烏克蘭行政州。你以為這只是地圖上顏色一變?錯!這背后影響深遠。
盧甘斯克有多重要?它和頓涅茨克合稱“頓巴斯雙子星”,是烏克蘭的工業心臟地帶。失去這里,烏軍不僅少了個戰略支點,更讓頓涅茨克暴露在俄軍的鉗形攻勢之下。你想想,心臟沒了屏障,下一步會是什么?
澤連斯基嘴上還硬,說什么“成功阻擊了5萬俄軍”,可實際上呢?俄軍用三個機械化旅就牽制了烏軍兩個主力旅,逼得烏軍從頓涅茨克抽調兵力。這不是陷阱是什么?拆東墻補西墻,防線遲早要崩。
現在俄軍已經把炮口對準了三個方向:頓涅茨克剩下的30%區域、庫皮揚斯克交通樞紐,還有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達奇諾耶村成了俄軍在烏克蘭中部掌控的第一個據點,離第聶伯河不到150公里。這意味著什么?俄軍正一步步向烏腹地推進。
烏克蘭那邊卻突然說俄軍集結了11萬人要攻波克羅夫斯克。衛星圖像確實顯示有部隊調動,但11萬人這個數字……嗯,可能有點水分。畢竟這時候渲染“壓境大軍”,有助于爭取西方援助。
德國剛派外長瓦德富爾直飛基輔,表態“堅定站在烏克蘭一邊”。加拿大也解凍了17億美元俄羅斯資產支援烏克蘭。但說實話,這點錢能撐多久?真正的大頭還在七國集團那3000億美元的資產收益分配問題上。
說到裝備,F-16至少要8月才能形成戰斗力,美國給的ATACMS導彈又不敢用,怕打到俄本土引發全面升級。反觀俄軍,朝鮮的彈道導彈、伊朗的無人機已經在哈爾科夫頻繁出動,火力優勢越來越明顯。
烏軍即便拿到“愛國者3”系統,也很難改變局部制空權喪失的局面。這種此消彼長,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就把你耗死。
普京這次劃出的紅線很明確:任何和平方案必須以控制四州為前提。而烏克蘭還在幻想靠西方援助打一場“無限戰爭”?現實一點吧,籌碼都快沒了。
接下來的關鍵變量有兩個:一是波克羅夫斯克戰役結果,二是西方援助力度。如果俄軍順利拿下波克羅夫斯克,就能對頓涅茨克烏軍形成合圍之勢,談判桌上自然底氣更足;反之烏軍守住,還能喘口氣。
但問題是,西方援助的腳步越來越慢。德國開始談“通過談判結束戰爭”,美國那邊的援助法案還在國會扯皮。澤連斯基越是依賴外援,就越難掌握主動權。
知見局認為,烏克蘭的敗局其實已經注定。不是今天,就是明天。這場仗拖得越久,烏克蘭越被動。與其拼到最后什么都保不住,不如坐下來談談。
本文部分數據、觀點、配圖來源今日頭條、薛小榮的相關報道及其他網絡資料,如有侵權或錯漏,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知見局”賬號內容基于公開信息整理,因信源偏差、統計差異或作者認知局限,所述事實與分析結論均存在動態修正可能,不作為事實確認、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讀者應結合多方信源獨立研判,本賬號對后續引用或衍生后果不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