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里約熱淚奴
這幾天,諸如95后夫妻賣土豆、日入9000元;95后211畢業生辭職收破爛,月入過萬之類的勵志新聞,屢屢沖上熱搜。
致富故事土豆發生在義烏青口夜市?!耙粚δ贻p的夫妻忙到凌晨三點多,他們賣掉了500斤的土豆和250斤的豆腐。然后數著手里9000塊錢,臉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p>
一些網友表示不敢相信,認真地做起了算術題。不過,隨后又有媒體采訪時,夫妻倆硬氣的承認,收入就有這么多——每天光賣油炸土豆條就有300多斤,而且還收學徒,每人1500元。
事實上,稍稍搜索一下不難發現,類似這樣的新聞還真不少,如辭職賣盒飯一個月掙四萬、辭職賣水果兩周掙一萬五、海歸女博士養豬種菜年入800萬……這些“孔乙己”在脫掉長衫后,紛紛成了致富小能手。
還有,深圳妹子小美回河南老家種紅薯,不到一年還清了8萬貸款。
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加之現在房價又高,一般的人都在銀行有四五十萬貸款,多的80萬或百多萬。于是。有人又把它改了一下:東莞妹子小美回河南老家種紅薯,不到一年還清了80萬貸款。
還有,90歲奶奶擺攤賣衣服,每天賺6千,每月賺18萬,每年賺207萬,10年還請了2077萬元欠款。
91年的補襠哥劉云強來自安徽宿州,初中畢業后就沒再上學,一心貪玩的他從2013年開始完全靜下心來,專注做一件事,那就是替人補褲襠,一年下來,他大概要補2000多個褲襠,收入近百萬。
網友紛紛拿起計算器,對這樣的收入表示不敢相信。
但我由此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們都照章納稅了嗎?
畢竟,一個月收入5000元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我辛辛苦苦碼字,單筆稿費超過800元也要繳稅,包括開設這個公號,一點可憐的流量收入——大約只相當于賣土豆的夫妻倆收入的百分之一——也要扣除百分之二十的稅費。
那么,這些賣土豆、補褲襠、賣水果致富的,需要繳納的稅費恐怕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看到一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主要稅種,除國內增值稅增長6.3%外,其余主要稅種全線下降。其中,個人所得稅3881億元,同比下降4%。
有人統計,有公開數據的過去14年中,除了2012年、2019兩次調高起征點導致個稅收入負增長外,其余年份,全部是正增長。
個稅下降,可能是納稅人數減少了、居民收入下降了,但還沒有可能,對這些媒體報道出來的以及背后沒有報道出來的擺攤致富的人,忘記了及時納稅?
報道走在了前面,稅務部門也應該及時跟進。
偷稅漏稅,是應該重罰的。
記得網上曾有一張著名的獲獎圖片,幾個稅務干部扛著自行車,爬山涉水去山區收稅。連自行車都沒通的地方,也不曾被這些稅務干部遺忘,這樣的工作精神令網友感動。那么,面對媒體挖掘出來的擺攤、收破爛致富的典型,稅務部門也有必要趁熱打鐵,一則請他們照章納稅,二則順便普及納稅光榮的理念,豈不是一舉兩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