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一向對中國“口無遮攔”、語出驚人的特朗普,這一次竟然在美國主流媒體專訪中,罕見地為中國“辯護”了一次,并承認了美國對華問題上存在雙標行為的事實。顯然這是特朗普為了與中俄同臺,做出來的示好或者試探。
6月29日,美國某主流電視臺播出了一段此前未公開的專訪,主持人在節目中多次拋出帶有“陷阱性”的問題,比如“中國盜竊知識產權”、“入侵美國電信系統”等等,意圖引導特朗普繼續對中國施壓。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特朗普的回應顯得相當“理智”。他并沒有照著劇本走,反而脫口而出一句:“你認為我們不會這樣對待他們嗎?我們會的,我們做了很多事情。”
簡單一句話,卻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主持人臉上。言下之意很清楚:美方對中國所指控的行為,其實自己也做過,而且做得不少。這不但是在為中國“辯解”,更是間接承認了美國在信息戰、技術戰、輿論戰中也存在“黑操作”。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進一步表示,中美當前正在談得不錯;而且美國甚至“可以考慮放松”對伊朗出口石油到中國的制裁。這些表態,無疑傳遞出一股對華“緩和”的信號。
表面上看,這是一次措辭溫和的對話;實際上,這更像是一次“選項重啟”——在經歷了幾輪貿易摩擦與技術封鎖后,特朗普選擇暫時收手,重新評估中美關系。
這場“罕見辯護”的背后,其實藏著特朗普當前的政治焦慮。先看數據。最新民調顯示,僅43%的美國人對特朗普的執政表示滿意,而高達53%的民眾明確表達了不滿。這一數據,對正處于中期選舉預熱階段的特朗普來說,簡直就是“警鐘長鳴”。
更麻煩的是,特朗普近來的諸多操作都引發了巨大的國內爭議:移民政策愈發激進,加州大規模抗議被軍方鎮壓,引發社會撕裂;伊朗核設施遭空襲,更是在國際輿論場引起軒然大波。
而中美關系,一直是特朗普政府執政成績中“拿得出手”的部分之一。雖然過去的手段以強硬為主,但特朗普深知,與中國的博弈若演變成全面對抗,不僅會拖累美國經濟,更可能反噬選情。
所以,這一輪“口風松動”,與其說是“示好”,不如說是“穩局”。特朗普在用溫和的表態爭取中間派選民的認同,同時也給國內經濟釋放一個穩定信號——別擔心,貿易戰不會無限升級。
另一個關鍵原因,是特朗普即將開啟的“外交攻勢”。據多家媒體透露,特朗普政府已在籌備今年下半年的訪華計劃,屆時將可能率領包括數十位企業高管的代表團訪問中國,重新為中美經濟交流“引流”。
這一動作顯然不是即興之舉。拜登執政期間,美中關系幾乎“跌入冰點”,特朗普試圖借此展現自己與中國“還能談、能通”的“老對手老朋友”形象,為自己爭取一個“外交突破”的加分項。
但要想訪華順利,前提是不能在鏡頭前“狠批中國”。如果特朗普仍舊延續“攻擊模式”,不但讓中國不滿,還會讓美國企業高管對訪問團失去信心。因此,這一次專訪中的“話鋒一轉”,正是在為后續訪問營造一個相對友好的輿論氛圍。
特朗普的發言確實“軟”了不少,但別誤會,這并不意味著中美關系要轉入“蜜月期”。盡管特朗普口頭上釋放善意,但在關鍵領域,比如芯片、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美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和出口限制依然“原封未動”。尤其是在半導體設備、EDA軟件、先進光刻機等領域,中國企業依然遭受美方極限打壓。
即使未來中美恢復部分對話,只要這些核心技術限制不解除,中美之間的“信任赤字”就難以彌補。相對應的,中國方面也沒有輕信特朗普的“轉向”。當前中國依然保持著對稀土、鎢、銻等重要礦產的出口管控,而對AI算法、光通信設備等“卡脖子”技術的防護措施也在不斷強化。換句話說,中方也深知“不能被美方牽著鼻子走”。
更何況,特朗普的政治風格本就“朝令夕改”。哪怕今天說得好聽,明天他一個推文就能推翻全部承諾。過去中美談判中,美方毀約的教訓不止一次,中方早已習慣了留有余地。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今年9月份,中美俄三國元首有可能在一場多邊峰會上“同框”。這是自多邊外交陷入冷淡以來,三國最高領導人罕見地聚首同臺。
若這次“合體”成真,無疑將成為中美博弈“邊打邊談”的重要信號。中國作為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會借機推動全球合作與和平發展議題;俄羅斯則在制裁壓力下尋求更多戰略空間;而美國,特別是特朗普本人,則可能借機與中俄周旋,為美國爭取新的外交杠桿。
可以預見,這場會面不太可能帶來重磅協議,但它極有可能成為一次“方向測試”,各方將借此判斷對方的底牌與真實意圖,重新定位下一階段的外交策略。
縱觀特朗普這番對華“罕見示好”的發言,我們很難說他真的轉性了。更準確的說法是,他正在權衡利弊,用一種更靈活的姿態重新參與中美博弈。
一方面,他要穩住國內民意,避免在選情關鍵期“節外生枝”;另一方面,他又想借訪華和多邊外交,重塑自己作為“談判高手”的形象。可惜的是,這種“策略性示好”,短期或許有效,長期卻未必能換來真正的信任。
中美關系要走出低谷,絕不靠一句話、一場訪問就能解決,特朗普如果不想因為中美更激烈博弈導致其支持率不斷下滑,從而輸掉中期選舉,那么最好拿著誠意來,當然即便特朗普做出了什么承諾,我們也要看實際行動,而非口頭表態。總之,特朗普應該明白,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只有樹立對華正確認知,放棄打壓遏制中國,中美關系才能真的迎來好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