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民航局發布“充電寶新規”后,竟有商家在電商平臺公然售賣“3C貼紙”“3C印章”,意圖幫那些有安全隱患的充電寶逃避監管,蒙混登機。
自今年6月以來,由于電芯材料出現問題,充電寶變“充電爆”事件頻發。盡管許多廠商立即發布了產品召回通告,但由于銷售規模太大,且相關召回流程遇到了快遞拒收等困難,導致消費者手中仍然保有了大量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而飛機屬于密閉空間,機艙內充電寶一旦自燃將帶來極大危險。為此,民航局發布“充電寶新規”,要求充電寶有“3C認證”且不在召回范圍內方可登機。這一規定既充分考慮了旅客們的現實需求,又守護了公共安全。
然而,偏有自作聰明者為蠅頭小利置公共安全于不顧。有些旅客認為,充電寶價格雖然不高,但也需要花費幾十到上百元不等,因為不含“3C標識”而丟棄著實“肉疼”,便想著網購“3C貼紙”企圖瞞天過海。一些商家也毫無是非觀念,為了迎合“商機”,公然違背“禁止偽造、冒用、買賣認證標志或者認證證書”的規定,大肆售賣違法商品。電商平臺雖然在接到舉報后,對相關貼紙進行了下架處理,但監管上的漏洞還是給了不法商家通過各種暗示、黑話“偷著賣”的機會。同時,在二手電商平臺上,還有大批標榜“機場攔截”的充電寶在進行超低價銷售。當被追問安全性及貨源時,商家或以“正常使用沒問題”搪塞,或以“正規渠道回收”敷衍,拒絕透露來源,碰瓷的吃相相當難看。
風險重重,監管部門應當加大執法力度,對偽造認證標志的商家予以嚴懲,提高違法成本。更重要的是,電商平臺應進行規則和技術的調整,探索徹底堵上非法銷售的漏洞。長期以來,對于非法商品,電商平臺主要是通過屏蔽關鍵詞的方式降低其被看見的可能,但從非法電子煙到盜版電影再到3C貼紙,事實一再說明電商平臺現有的監管方式對于“黑話”“暗語”“馬甲”式銷售效果不彰。針對這一漏洞,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過法治手段、技術手段和行業自律相結合打上補丁,還網絡交易空間一片清朗。
充電寶雖小,可能導致的安全事故可不小。人人端正認識,理解配合相關政策,共同抵制“3C貼紙”等產品,受益的將是所有人。(于言鋒)
來源: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