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6月26號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美國空軍部長特羅伊·梅因克在講話的時候提到了我國擁有的導彈數量這個問題。此人言之鑿鑿的聲稱,目前中國大陸有超過900枚的短程彈道導彈瞄準臺島,而能夠達到第一島鏈的彈道導彈的數量能夠超過400枚。
在這位美軍部長提到的所謂第一島鏈的相關島嶼目標中指的主要是日本和沖繩,除此之外,為了有效覆蓋包括關島在內的第二島鏈范圍,大陸方面還有超過1300枚中程導彈,為了有效覆蓋阿拉斯加和澳大利亞等范圍,有500枚遠程導彈以及400枚洲際導彈。而對于如此具體的數量到底是從何而來?這位美軍部長并沒有具體的公開情報來源,僅僅表示這是基于美國“國防單位與軍方內部確認之后的數據”!并認為這一數據與去年美國國防單位發布的中國軍事力量報告中估算的3100枚彈道導彈加400枚巡航導彈的數據基本上保持吻合!
對于這位美軍防長提到的導彈數量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有點扯了。尤其是針對臺島和所謂的第一島鏈的導彈數量加起來也不過1300枚左右,這個數量甚至還比不上伊朗!那么這位美軍部長所提供的數據,到底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在我看來,首先是在數量方面嚴重低估了,在這里我們可以用海軍的裝備來對比一下,目前解放軍擁有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是10艘,每艘可以搭載112個垂直發射單元,也就是說光這十艘大型導彈驅逐艦上面的導彈就超過了1120枚,如果美軍提到的導彈總數量是3500枚左右,那么光是海軍的這10艘大型導彈驅逐艦就已經占據了全國總數的1/3,這個數據的可信度實在是太低了。
更不要說除了海軍的這十艘大型導彈驅逐艦之外,還有陸軍的火箭軍,空軍以及岸基導彈均需要配備大量的導彈,尤其是短程導彈,在解放軍的戰斗序列中,甚至一些遠程火箭炮就已經具備了短程導彈的一些參數和能力。如果單純的要對付臺島的話,導彈總數絕對不會僅僅只是900枚左右。
其次用外部例子來證明,也能看出很大的問題。就拿目前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來說,一場高強度的戰爭中,單日導彈的消耗數量已經達到了百枚的級別,俄烏戰爭引發高烈度的日期,少說也得上50天了,按照這個級別來說的話,這50多天左右至少需要超過5000枚的導彈!
另外還有剛剛結束的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沖突,伊朗12天的時間打出去了591枚導彈,而且從當時的反擊效果來看,伊朗的導彈部隊明顯還有后勁,仍然可以維持每天幾十發對以色列保持攻擊的態勢。難道我們的導彈儲備還比不上伊朗嗎?
以這兩場戰爭為例,我們在臺海方向上,如果僅有900枚短程導彈的話,真正遇到高強度的戰爭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戰爭儲備,導彈會在開戰早期就被消耗殆盡。而這種戰爭準備情況顯然不符合我國實際的國防力量和軍事作戰邏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而美國人提到的這個數據,即便與他們自己公開的一些情報相比,其實也有一些矛盾。
比如去年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出臺的報告中就指出中國擁有的短程導彈的數量可能超過4000枚,雖然這個數據仍然沒有指出具體的權威出處,但是也比美國空軍部長所提到的這個數據要高很多。也就是說,美國內部對于我國擁有各種型號的導彈的具體數量,大概率是處于一個概括計算的范疇內,而且“概括”的非常厲害,在我看來可以用于現實“相差甚遠”來形容了。甚至不排除,就連說出這種話的美國高層,其實在自己的心里也都不認可這樣的數字。
而這位美國空軍的部長之所以拿這個話題和比較敏感的一組數字來放在聽證會上進行公開,在我看來,表面上是針對我國,實際上是有著內在的考慮。這次美國國防單位的聽證會舉行期間,恰逢美國2026財年國防預算審議期間,美國的空軍與太空軍的項目目前正在面臨削減,如何盡可能的確保一定程度的預算是一些美國高層非常關心的事情。
所以在這樣的場合下,盡可能的渲染所謂的中國導彈威脅論可以直接服務于自己希望得到更多撥款的這種需求。而美國高層的這種做法,早就已經出現了不是一次兩次。每當遇到一些內部矛盾和想要得到更多資金支持的時候,就是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開始喧囂塵上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具體的數字到底是多少,到底是否真實并沒有多少人關注。他們真正在意的,是中國擁有了這樣的能力之后,美國應該怎么辦這個問題?還能怎么辦!只能是繼續加強相應領域的投資以應對挑戰,而這樣一來正好中了一些美國高層的下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