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晨光初現,在太行山腳下的河北省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一輛搭載激光雷達與高精地圖的無人物流配送車正平穩行駛。這輛印有“阜平職教中心智能應用學院”標識的“智能信使”,不僅是校園快遞的高效載體,更是山區職業教育以產教深度融合精準服務區域發展的生動實踐。
面對山區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瓶頸與智慧物流產業迅猛發展帶來的人才渴求,近年來,阜平職教中心以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產業升級為導向,將無人物流車這一前沿技術應用場景作為突破口,做出了積極探索。
該校的具體解決方案是:構建“校政企行”共同體,打造協同育人的全鏈條閉環生態。
2024年,阜平職教中心設立智能應用學院,創新構建“政府搭臺、學校主導、企業主演”的協同機制。學校攜手智慧物流領域領軍企業一刻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起校內“智慧驛站”無人配送車基地與運營中心,配置的十余臺智能網聯設備構成了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其核心在于,將企業真實生產環境、技術標準和運營流程“全要素”融入教學實踐,推動學生能力培養與縣域智慧物流體系建設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校內無人車運營中心讓學生直面真實訂單,錘煉實戰能力。這超越了簡單的設備引入,是育人理念、模式和生態的系統性重構。”來校指導的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說。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該校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學生深度參與“山區高精地圖采集”等核心項目,為阜平智慧物流網絡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在解決真實縣域物流痛點的過程中,學生完成了從理論知識到核心技能、再到職業素養的全面躍升。
如今,該模式已成功助力阜平建成縣域首個無人配送網絡,顯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成為職業教育精準服務地方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標桿案例。“緊貼產業實際的實習實踐,讓我提高了如何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習生郄承博深有感觸地說。
“教育賦能產業升級,人才驅動鄉村振興。我們正系統梳理‘阜平經驗’,為同類地區提供可復制的實踐方案。”該校智能應用學院院長張永娟說,“通過產教深度融合,激活人才引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題中之義。”
作者:周洪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