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7月1日,“光輝視界”2025年度系列公益行在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啟動。此次活動聚焦基層眼健康,面向軍烈屬、養老院老年人、周邊學生和社區居民,開展眼病篩查、科普宣教和個性化咨詢服務。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活動當日,在順平縣民政事業服務中心,居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排隊等候篩查。活動現場設置了AI眼底拍攝區、智能驗光區和專家咨詢區。工作人員操作設備,為居民完成檢查、現場打印報告、解讀數據,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能了解自身眼健康狀況。
在科普宣講環節,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專家魏文斌指出,白內障是老年群體的高發問題,極大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有些人一只眼模糊,有些人兩只眼“像蒙了一層霧”。白內障是晶狀體隨著年齡慢慢變得渾濁造成的,雖然看似嚴重,但手術治療已經非常成熟,只要在正規醫院接受評估和手術,大多數患者都能顯著改善視力。
講座中,魏文斌特別提醒:“青光眼早期往往沒有癥狀,一旦出現視野缺損就可能為時已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應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壓和視神經檢查,早發現,才有機會保住視力。”
他還提到,不少老年人存在眼干、刺痛、畏光、視物模糊等癥狀,以為是“年紀大了正常”,習慣“忍一忍”。事實上,干眼癥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并非簡單的“上火”,而是因為淚膜結構改變了。通過系統性分級管理、改善環境和規范用藥等治療,是可以緩解的。
魏文斌表示,眼睛和身體一樣,進入老年階段更加需要定期保養和規范檢查。
除講座外,公益行動還為居民提供了詳細的篩查服務。AI眼底照相設備在數秒內完成拍攝,生成清晰的眼底圖像,并結合算法評估潛在風險。智能驗光設備僅需30秒就能提供屈光度數據,為后續配鏡和視力矯正提供科學依據。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光輝視界”項目負責人表示,順平縣只是公益行的重要一站。未來,項目將持續走進更多偏遠山區、基層醫院、社區、養老院和學校,推動“早知道、早發現、早干預”理念落地生根,助力更多人群提高眼健康水平。
本次活動由中國志愿服務基金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主辦,光輝視界專項基金承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