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剛上臺就遇到個大難題:美國新能源車企業快被自己的制裁政策給整哭了!
原來想著切斷對中國的依賴,結果發現離開中國的電池產業鏈,美國電動車根本就是個"心臟病患者"。
福特、通用這些老牌車企現在進退兩難,一邊是政府的政治壓力,一邊是市場的現實需求。
更尷尬的是,連特斯拉都在偷偷摸摸地繼續用中國供應商。
當初喊著要跟中國脫鉤,到頭來怕是得反過來求著跟中國合作了。
特朗普的“宏圖大業”與現實的碰撞
特朗普這人大家都不陌生,在位的時候,天天喊著要讓美國制造重振雄風,讓美國企業都回自家地盤上開廠,還時不時“炮轟”那些在中國投資設廠的美國公司。
像通用汽車就被他盯上了,特朗普指責通用在聯邦政府幫忙挽救后,還把主要工廠遷到中國,可通用汽車在華業務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2018年經歷大規模裁員、關廠后,2019年就因為中國區銷量強勁,盈利超預期。
通用汽車CEO巴拉表示,盡管中國汽車市場面臨挑戰,但仍有建設性前景和長期增長動能,還計劃在中國推出多款新車型。
特朗普這喊話,通用汽車壓根就沒當回事兒,畢竟誰也不會和錢過不去,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放棄了那才是真傻。
這還只是個小插曲,在新能源車領域,特朗普原本雄心勃勃地想推動美國新能源車產業發展,擺脫對國外尤其是中國的依賴,打造一個屬于美國的新能源車產業鏈帝國。
可他沒想到,這個計劃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而最大的阻礙,就是新能源車“心臟”——稀土永磁材料。
新能源車的“心臟”——稀土永磁材料
大家都知道,心臟對人有多重要,那稀土永磁材料對于新能源車來說,就是同等重要的存在。
就拿新能源車的電機來說,很多都得用到稀土永磁電機,而制造這種電機的核心材料就是釹鐵硼。
釹鐵硼這東西,早在1983年就被發明出來了,但規模化生產卻是在2000年以后的事兒了。
為啥呢?因為它的生產可不容易,從原材料的開采、提煉,到最后制成高性能的釹鐵硼永磁材料,這一整套流程,復雜得很。
而且,在現階段,還沒有能完全替代釹鐵硼永磁的材料。
2022年,鐠釹金屬(釹鐵硼原材料之一)價格漲到130多萬/噸,即便如此,大家還是得用它,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有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稀土永磁累計注冊企業達到1964家,我國是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第一大生產國。
近年來,隨著國內公司技術進步與向高端產品轉型的政策鼓勵,我國高性能釹鐵硼磁材產量激增,目前已經占據世界產量比例接近70%。
海關總署數據也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稀土永磁體出口量持續增長,2022年我國稀土永磁體出口達53288噸,同比增長8.6%,創歷史新高。
這意味著,全球很多國家的車企,尤其是美國的,對中國稀土永磁的依賴越來越重。
美國車企對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的高度依賴
美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對中國的動力電池和稀土永磁材料依賴度那真不是一般的高。
先說動力電池,中國精煉了全球80%的原材料,擁有77%的電池產能,制造了60%的電池組件。
單說釹鐵硼這材料吧,全球90%以上的銷量都讓中國包圓了。
此前,美國特朗普政府計劃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這事兒在美國都快成“政治正確”了,可現實卻啪啪打臉。
美國的一些車企,像特斯拉,大家都知道它是新能源車領域的佼佼者,特斯拉的很多車型都采用了稀土永磁電機。
雖然特斯拉一直想減少對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的依賴,也在努力研發新技術。
比如嘗試不用稀土永磁的電機,但在現階段,要完全擺脫對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的依賴,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中國在稀土永磁材料產業,有著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先天優勢。
從礦物開采、金屬提煉、稀土合金、稀土永磁材料,到電動汽車,全產業鏈完整,規模化效益優勢明顯,人才培養和儲備也是全球第一。
除了特斯拉,美國其他車企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他們想要擴大新能源車的生產規模,提升產品性能,可都被稀土永磁材料給卡住了脖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高質量的稀土永磁材料,這些車企的發展計劃只能是空中樓閣。
中國稀土產業的強大實力
贛州的稀土礦坑像個天然百寶箱——上世紀60年代末發現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不僅含有釔、鏑、鋱等稀缺元素,還自帶"易開采、低輻射"的buff。
單是贛州就囤著全國36%的中重稀土工業儲量,尤其是富釔型重稀土,全球獨此一份的寶藏。
這家底讓中國成了稀土界的"話事人":2023年全球超60%的稀土礦從咱這兒挖出來,加工環節更絕——92%的全球稀土冶煉分離都在咱車間里完成。
美國地質調查局算過一筆賬:2020到2023年,美國每10噸稀土進口就有7噸來自中國,妥妥被咱"卡住脖子"。
靠著這手資源和冶煉絕活,咱把稀土產業鏈玩出了花。
就說造電動車電機的釹鐵硼吧,全球90%的產量都出自中國工廠,高端貨更是占了60%。
從礦山開挖到磁材成型再到電機應用,咱這兒一條龍服務全搞定,其他國家想追?還差著好幾條街呢。
特朗普急了,美企卻想“回中國”
面對美國新能源車產業被中國稀土永磁材料卡住“脖子”的局面,特朗普能不急嘛!
他之前各種喊著要讓美國企業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結果現在發現,在新能源車這個未來產業的關鍵領域,美國企業對中國的依賴反而越來越深。
而一些美國企業呢,在這種情況下,想法和特朗普可不一樣。
他們看著自己因為稀土永磁材料供應問題,新能源車生產計劃受阻,業績受影響,心里那叫一個著急。
這時候,他們反而想往中國跑。
為啥呢?因為中國不僅有豐富的稀土永磁材料資源,還有完整的產業鏈和成熟的技術。
來中國建廠就不一樣了,原材料供應穩定不說,成本還能壓下來,生產效率也跟著提上去。
你看特斯拉當年在上海建超級工廠,現在在中國賣得風生水起,就知道這步棋走得多聰明了。
現在,面對新能源車“心臟”被卡的困境,說不定其他美國車企也在暗暗琢磨,是不是得像特斯拉一樣,來中國尋求發展機會呢。
特朗普的“宏圖大業”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美國新能源車產業因為對中國稀土永磁材料的依賴陷入困境,而美國企業為了自身發展,似乎又要和特朗普的想法背道而馳。
這場新能源車"心臟"爭奪戰最后會咋收場?
特朗普能不能找到擺脫中國稀土永磁的招兒?
美國車企會不會不管他的反對,扎堆跑回中國找活路?咱就等著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