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 從7月1日起,中國全面進入主汛期。這兩天,中國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多,2025年主汛期,中國總體呈現“北澇南旱”格局。北方洪澇偏重,長江流域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和福建閩江可能出現階段性干旱。“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即將到來,各地要做好汛情旱情應對,堅持旱澇同防同治。
北方雨季提前開啟 重點地區加強防范
進入7月,中國大部分地區降水偏多。這兩天,北方大部和西南地區頻繁出現降雨,強對流天氣導致部分地區暴雨洪澇災害風險高。隨著北方雨季提前開啟,天氣分析師提醒重點地區和省份要加強防范。
中國氣象局天氣分析師周麗賢介紹,預計7月上旬,我國的主雨帶將位于副熱帶高壓的西側和北側,會使得像西南地區到華北、東北一帶降雨偏多。預計今后10天,云南、四川、甘肅、陜西、山西、河北、天津以及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這些地方多降雨。不僅雨日多,而且累計降水量也會比常年同期偏多,局地的累計降水量具有一定的極端性。所以,需要防范城市內澇,以及山區需要防范山洪還有地質災害的發生,海河流域也需要做好防汛準備。
中小河流洪水頻發 防汛面臨一定挑戰
2025年入汛以來,中小河流洪水頻發重發。廣西、廣東、湖南、貴州等22個省級行政區共有311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大部分為中小河流。40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8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貴州都柳江發生特大洪水。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副司長褚明華介紹,這些地區大部分都處于高山峽谷區,它的特點就是洪水漲得快,退得也快。要加強這一些區域的洪水監測預報,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北方多地洪澇偏重 堅持旱澇同防同治
2025年主汛期期間,中國總體呈現“北澇南旱”格局。北方洪澇偏重,黃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海河流域、松遼流域部分河段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長江流域洞庭湖、鄱陽湖水系、浙江錢塘江和福建閩江、新疆中北部等地或將出現階段性干旱。
褚明華介紹,2025年入汛以來,調度長江、珠江、太湖、海河等流域2663座大中型水庫投入調度運用,共攔蓄洪水458億立方米。堅持旱澇同防同治,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調度水庫有效利用洪水資源。
警惕突發山洪災害 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應對突發山洪災害,入汛以來,水利部每天8時和下午6時發布未來24小時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滾動發布未來兩小時短臨預警,逐日“一省一單”將山洪風險區域及點位發至地方。持續開展山洪風險隱患排查,重點落實施工工區、旅游景區、農家樂、民宿等人員集中地區轉移避險方案,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