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面對桂北大地復雜多變的汛情,針對水電、新能源防汛工作特點,國家電投集團廣西公司以“標準化管理固根基、聯防聯控聚合力、數字科技強效能”三策聯動構建防汛新體系,保障公司電力生產穩定、防洪度汛安全。
防汛物資儲備。國家電投集團廣西公司供圖
第一策:健全防汛應急標準體系,筑牢防汛根基
防汛工作清單化?!敖∪珮藴剩纬梢幏痘?、清單化、直觀化的管理手冊,是夯實防汛基礎的重中之重?!痹诠绢I導班子的帶領下,公司“三防”辦公室建立防汛工作規定動作清單,印發年度防汛防臺工作方案,明確從年初防汛動員會、防汛物資儲備、汛前檢查到汛中常態化值守、應急響應、汛后隱患排查治理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及具體要求,做到清單化、標準化,有效避免防汛工作缺項、漏項。
防汛值班標準化。“今年的防汛值班工作手冊已分發到位,請各值班人員認真學習,落實好今年的防汛值班職責。”公司“三防辦”在汛前完成了防汛值班工作手冊修編,在明確防汛值班紀律的基礎上,細化了常態化防汛與應急值守情況下的差異,應急響應期間,公司執行“單位領導24小時值班+場站長、管理人員駐站值守”,發揮好“南寧集控中心集中監控+安全監控中心遠程監督”作用,確保防臺責任落實到崗到一線。
應急演練規范化?!皥蟾妫瑥V西長洲水利樞紐入庫流量39000m3/s,上游水位24.9米,南安泵站庫區工程出現重大險情?!卑殡S著一條條指令井然有序的發出,現場人員各司其職,長洲水利樞紐二三級單位防汛“雙盲”演練正式拉開序幕。公司每年通過“現場隨機出題+場景任意選取”的方式,每年組織召開年防洪度汛“雙盲”應急演練,通過實戰化演練進一步提高防汛應急處置能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線。
防汛應急演練。國家電投集團廣西公司供圖
第二策:聯防聯控,拓寬防汛“朋友圈”
攜手并進,實現梯級電站聯防聯控
“長洲水利樞紐是西江航運干線最后一個梯級樞紐、西江黃金水道的‘咽喉’,集水面積大、條件復雜,來水極易受上游電站調度影響,因此實現與上游梯級電站的聯合調度將會極大提升樞紐防汛度汛安全性?!痹谏嫌未筇賺{水利樞紐建設過程中,公司積極聯合深度開展科技項目研究,通過水庫汛期智能調度策略、大藤峽水利樞紐聯合調度安全性分析等研究,逐步實現汛期水庫優化調度、汛末提前蓄水、汛限水位動態控制到與大藤峽水利樞紐聯合調度的目標。
在防汛安全保障方面,通過精準調控庫容、梯級水庫群聯合削峰錯峰,2024年成功抵御2008年以來最大洪水,實現防汛調度由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型,有效保障人員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基礎民生保障方面,通過聯合調度實現水資源精準調配,有效化解了枯水期粵港澳大灣區咸潮上溯等風險。
在航運效能提升方面,聯合調度有效壓縮船舶平均待閘時間,“分時段錯峰調度”使西江黃金水道運輸效率顯著提升,全年過貨量突破2.24億噸。
在發電效能提升方面,落實大藤峽水利樞紐聯合調度與汛期水位動態調整,有效提升水能利用率及發電效益,2022至2024年期間累計實現增發電量超4.68億千瓦時。
健全叫醒叫應機制,提升應急響應效能
“長洲庫區工程有12個防護片、13座泵站、涵閘26個點多面廣,為保障汛期庫壩區防汛度汛安全,公司協同地方水利管理部門、村委會落實叫醒、叫應機制,與地方水利管理部門簽署管理協議,由地方水利局負責涵閘的日常維護管理及應急搶險工作,有效提升應急響應效率,強化防汛宣傳與輿情管理,庫區泵站未發生淹賠事件?!遍L洲水電公司庫區項目部負責人對來訪人員介紹。
公司深度融入屬地防汛應急管理體系,與屬地簽訂庫壩區應急搶險框架協議,成立聯合抗洪搶險突擊隊,第一時間響應地方政府直達基層臨災暴雨預警信號“叫應”工作機制,實現聯防聯控;落實危險水域硬隔離措施,設置保安亭并24小時值班,聯合政府部門開展執法行動,有效遏制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打通信息屏障,搶抓應急響應時間線
“南海熱帶低壓已于今天上午生成,可能在24內加強為今年第1號臺風,詳情見專報,請各單位高度關注、提前做好應急準備?!敝卮筇鞖鈱笸ㄟ^廣西公司生產運行監管信息群及時傳達至各單位。廣西公司與廣西氣象中心深度合作,通過重大天氣專報、實時短信等形式及時掌握氣象預警信息,整合組建集團在桂新能源場站信息網,實現信息共享,為防汛防臺防地質災害工作預留響應時間;強化與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合作,及時獲得短期及中長期降雨、來水預測,為公司水情預測加上“雙保險”。
泄水閘泄洪。國家電投集團廣西公司供圖
第三策:科技興安,助力數智化、智能化防汛
“數智化哨兵”,站好防洪度汛前哨崗
“以前汛期泄水閘提門我們都得兩頭跑,下雨天也得到現場核實提門情況,現在通過大屏就能直接看了?!痹谝淮翁衢T操作結束后,運行人員感慨。長洲水利樞紐中控室,大屏幕上星羅棋布,清晰顯示記錄著涵蓋發電機組、大壩船閘、泄水閘等區域實況,一項項數據有序羅列,運行人員足不出戶就能直觀掌握樞紐運行狀態,為樞紐安全穩定運行助力。
“為進一步提升樞紐運行效率,促進公司降本增效與基層減負,保障防洪度汛安全,在綜合考慮樞紐壩體長、設備多、安全管控難度大,且兼具發電、航運、防洪的特點,公司大力引進數智化技術,考慮樞紐運行特性上馬泄水閘運行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實現閘門性能狀態動態感知,有效提高43孔泄水閘門運行穩定性;考慮防洪度汛安全,部署建成了泄洪預警系統,實現洪水期間上游風險點監視及下游泄洪預警功能;基于航運繁忙、通行船只威脅大壩安全的問題,應用北斗定位技術部署大壩防碰撞安全預警系統,實現失控船只可視化、動態化、智能化監視功能及大壩防碰撞安全預警監控能力”,長洲水電公司科技創新負責人如是說到。多智能系統聯動,為樞紐安全穩定運行穿上了數字化鎧甲,進一步提升了樞紐安全性,截至目前長洲水利樞紐已安全運行6450天。
“云端之眼”,數字化技術應用賦能多元場景
“報告,升壓站至T25號機組區域路面可正常通行,未發現局部塌方的情況,維檢人員可前往消缺?!北┯瓿跣?,一架無人機在維檢班組飛手的操作下向著坵坪風電場上空飛去,通過遠程實時回傳畫面,運維人員可對暴雨后風機平臺、場內道路、高邊坡等易澇、塌方區域進行詳細巡查,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落實防范措施。自公司在新能源場站推行“無人機空中巡檢+人工定點巡查”的聯合巡檢模式以來,基于無人機視角廣、巡查迅速、不受地面條件限制等優勢,猶如為巡檢工作裝上了“千里眼”,極大地拓寬了巡檢視野、提升了巡檢效率,特別是在應急搶險過程中通過無人機提前研判風險,切實保障了搶險人員人身安全。
從“人防”到“技防”,從“單點作戰”到“流域聯防”,廣西公司以“三策”重塑防汛體系,如今西江畔、山地場站的“數字堤壩”與“制度堤壩”雙線并立,守護公司防洪度汛安全。(周洌 闕明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