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7月2日電 題:杯盞涼茶沁心涼,二十三年暖意長
作者 錢晨菲
“好喝就好!有空常來喝茶啊!”爽朗的招呼聲穿透盛夏的熱浪,82歲的王惠玲麻利地接過市民遞來的空杯,眼角的皺紋里盛著滿滿的欣慰。
蟬鳴裹著暑氣漫過街角,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閘弄口街道濮家社區的涼茶攤如約支起了棚子。玻璃杯里的茶湯漾著琥珀色的光,指尖觸到杯壁,是剛剛好的清涼——這個不過兩三平方米的小攤,沒有花哨的裝飾,更無醒目的招牌,卻在每個盛夏成了當地市民心里那處“既有涼風、又存暖意”的所在。
涼茶攤發起人、今年82歲的王惠玲熱情遞上涼茶。錢晨菲 攝
涼茶攤的背后,是王惠玲長達二十三年的堅守與付出。“2003年夏天,社區書記跟我念叨起辦涼茶攤的事,我一聽就應了。”她說。
從最初2個人守著煤爐熬茶,到如今14人的志愿者隊伍輪班接力;從單一的茶水供應,到涼茶、涼白開任人挑選——小攤在悄悄“升級”,可那份“讓過路人喝口舒服茶”的初心,從來沒變過。
“昨天就在這兒喝了兩大杯,今天特意繞過來。”快遞小哥劉洋捧著續滿的水杯一飲而盡,額角的汗珠順著脖頸滑落,“跑在路上能有這么個歇腳地,心里比涼茶還舒坦。”家住隔壁小區的吳振英更是熟客,“每年這時候見著這些老面孔,就跟見著家人似的,喝口茶、嘮幾句,日子都透著勁兒。”
涼茶攤前品嘗涼茶的市民絡繹不絕。錢晨菲 攝
老配方在茶桶里翻滾,溫暖也在悄然間循環。
“總有人問我,二十三年做公益圖什么?”王惠玲眼里閃著光,“你看啊,志愿者們一招呼就到,跟一家人似的;素不相識的人悄悄送茶葉和錢,連名字都不肯留;喝涼茶的人喝完抹抹嘴,笑著說句‘謝謝’……這些,還不夠嗎?”
她總惦記著去年那對夫妻。倆人把茶葉放在隔壁便利店,只留了句“給涼茶攤用”就走了。今年五月,新茶剛下來,那包熟悉的茶葉又準時出現在店里。“我天天在這兒盼著,就想當面道聲謝。”
日頭把涼茶攤的影子拉得很長,王惠玲又往保溫桶里添了些新熬的茶。“幫人一把,自己心里也踏實。只要腿還能邁,這攤兒就一直擺下去。”(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