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防長親自表態,要徹底解決中印邊境問題!為表誠意,已經準備放棄邊境沖突策略。
上合峰會期間,印度防長竟然主動提出,要與中國進行永久邊界劃定的談判。而其在邊境的部署,也加以配合:西線撤兵、東線沉默。
從不斷制造邊境摩擦,到主動談判解決問題,印度這一舉動,著實讓人吃了一驚。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印度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邊境問題?這一出到底是不是印度的緩兵之計?
印度為何一直拿邊境說事?
在搞清楚印度的態度為啥突然轉變,就要先搞清,印度為啥總是拿邊境說事。
因為印度始終覺得,如果能拿捏邊境問題,會有莫大的好處。
對內呢,能把老百姓的目光從國內的爛事上挪開。
你想啊,印度自獨立以來,國內種姓矛盾始終都非常尖銳,宗教沖突更是如家常便飯,社會問題太嚴重了。
經濟方面,IT產業斷崖式發展,反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各行各業,都很一般。
就在這幾千萬人沒飯吃的時候,政府喊幾句“要跟中國爭地盤”,很容易就把火引到邊境,自己的執政壓力就小多了。
對外呢,它還想拿這當籌碼,跟美國、歐洲那些國家討好處。
美國在印太戰略中,一直把印度當成棋子。
不過印度也不傻,嘴上說是制衡中國,實則是想換點先進武器、投資承諾,好讓自己在南亞繼續保持“領頭大哥”的身份。
可這幾年下來,印度慢慢發現,這樣做好像不行了,中國這個鄰居,發展的有點太快了。
最重要的是,硬實力好像跟不上中國了。
以前印度總覺得,中國的國家中心距離西藏這么遠,肯定鞭長莫及,也管不住自己,所以顯得有些肆無忌憚。
可這幾年,中國在邊境的基建一樣沒落下,邊境哨所已經通上公路了,物資補給直接不愁。
而印度呢?邊境的路坑坑洼洼,冬天大雪一封山,前線士兵連棉衣都湊不齊。
真要鬧起來,它那點家底根本不夠看。
加勒萬河谷那回,印度士兵被打蒙了,實打實嘗到了厲害,再折騰下去,只能是丟人又丟份。
什么原因讓印度清醒了?
如果我們從軍事、經濟還有雙方的國家戰略這三方面入手,可能會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答案。
印度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在5月份印巴空戰中,印度的戰機被中國殲-10所擊落。
巴基斯坦的中式裝備加中式作戰體系,對俄式和歐式的碾壓性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而且在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后,中國還在中印邊境部署了PHL-191遠程火箭炮等先進裝備。
今年5月到6月這段時間,先后部署了幾架殲20隱身戰斗機在西藏日喀則機場。
該機場距離中印邊境線僅150公里,作戰半徑覆蓋印度北部所有的軍事基地。
一個印巴邊境,一個中印邊境,雙線作戰讓印度不堪重負。
印度陸軍總司令曾坦言,印軍根本無法同時應對中巴兩線壓力。
莫迪也不是沒掙扎過,他曾向美國求助,以期“拉美制華”來彌補軍力不足。
但是美國承諾的F-35戰機一拖再拖,而今年6月中旬,巴基斯坦已簽下40架殲-35戰機。
而且在經濟方面,對華的依賴已經成為了印度的一大軟肋。
2024-2025財年,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高達992億美元,其中機械電子、手機零部件等關鍵領域的對華依賴度超過70%。
印度試圖通過“去中國化”推動 “印度制造 2.0”,結果本土制造業成本比中國還要高28%。
在今年最熱的時候,印度甚至不得不放開了空調壓縮機的進口限制。
還有汽車芯片等基礎部件, 都不得不重新豁免中國關稅,因為在搞下去,自身就難保了。
在戰略方面,印度一直跟著美國走。
美國雖然在 “印太戰略” 中把印度捧為 “關鍵支點”,但實際操作中卻處處挖坑:
特朗普政府威脅對印度加征 500% 關稅,之前拜登政府則要求印度在俄烏沖突中選邊站,甚至以停止供應F-16戰機零部件相要挾。
2025年7月美日印澳聯合巡邏中,美國要求印度海軍在南海為美軍航母護航,這完全就是沒把印度放在眼里。
印度終于意識到,當美國棋子不僅撈不到好處,反而會成為中美博弈的犧牲品。
算算賬后,印度覺得軍事上打不贏、經濟上耗不贏,自己在戰略上還輸不起。
當美國畫的大餅吃不下去時,印度這才明白過來,與其被裹挾著生存,不如務實點,用邊境問題給自己喘口氣。
這一出是不是緩兵之計?
但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就目前印度的形勢來看,這很有可能是緩兵之計。
莫迪政府在南亞始終有一種“南亞霸主”的視為,將自己視為南亞地區的主導者。
而且,印度也一直沒放棄對于邊境的爭奪。
今年5月,印度還加速了邊境公路、戰術營房等基建。拉達克新增了3200套營房以改善后勤劣勢。
而且印度在國際上的信譽度也不怎么高,曾因多次“出爾反爾”陷入信任危機。
如今提出“徹底解決”邊境問題,恐怕是基于國際國內壓力,所帶來的調整,而不是真心想解決問題。
這種“以談促穩”的策略如果成功,能為印度爭取到至少 12 個月的窗口期,用于完成軍事部署和經濟修復。
再者,印度試圖通過主動談判降低中印邊境熱度,從而集中資源應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挑戰。
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依托中國提供的戰機和戰術體系取得壓制性優勢,迫使印度必須在中巴雙線間做出戰略取舍。
同時,印度此舉也是在中美之間騎墻。
在上合峰會中,印度拒簽聯合公報,公然和上合9國唱反調,結果剛結束就對著中國笑臉相迎。
這是既想和美國保持合作,還要向中國發出緩和的信號,以爭取經濟合作。
總結
這種僅針對西段邊境的談判,其實就是用局部的妥協,換取一定的戰略空間,但是還保留著對爭議領土的主張。
要是真有誠意,那就拿出實在行動,別老是嘴皮子上說說。這年頭誰都不是傻子,光靠嘴是劃不了邊界的。
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