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氣候中心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會商結果,今年6月—9月,我國大部地區氣溫預計偏高,從氣象條件上看,更容易形成臭氧污染。”近日,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例行發布會上圍繞公眾關注的臭氧問題給出如上答案。
發布會上,裴曉菲用“在天為佛,在地為魔”比喻臭氧的雙面性——平流層臭氧是“地球衛士”,但地表臭氧由人類排放的NOx、VOCs在高溫光照下生成,成為損害呼吸系統的“隱形殺手”。
炎炎夏日,晴空萬里,殊不知一種隱形污染就藏在其中。
裴曉菲介紹,從氣象條件來看,光照充分、高溫、低濕的氣象條件有助于對流層臭氧的產生。數據顯示,今年1月—5月,全國臭氧濃度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0.7%;全國臭氧超標天數共計2480天,高于歷史同期水平。
針對今年臭氧污染出現早、范圍大、污染程度“北輕南重”的特點,生態環境部作出積極部署,將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和光化學監測網絡建設,加強預測預報;持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問題排查整治;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進一步加強機動車環境監管,嚴厲打擊超標排放和弄虛作假問題,減少污染物排放,持續增強公眾的藍天幸福感。
來源:中國環境
第三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完成督察進駐階段工作
趙剛主持召開省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務會議 研究部署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
政策圖解丨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優化排污許可審批聯審聯查工作機制的通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